美文网首页
2018-04-07第一节

2018-04-07第一节

作者: 17b5769f0a67 | 来源:发表于2018-04-07 11:51 被阅读8次

第一节

一、印象和观念。

休谟在第一节先给出两个定义,它们就是印象和观念。

1.印象。

印象就是一切出现在灵魂中猛烈的感觉、情感、情绪。

2.观念。

观念就是我们在推理时使用的较微弱感觉、情绪、情感的意向。

我们看到一堆火,火带给我们的形象、感觉、情绪就是印象。

熊熊燃烧的火焰,给身体带来温暖的感觉,以及我们在火中产生的热情、温暖的情绪都是印象。

而当我们思考火时,进入头脑中的熊熊燃烧的形象,温暖的感觉,热情的情绪,这些东西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感觉就是观念。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么说,观念就是事物在我们头脑中的符号。

印象是我们从外界接收的信息和形象,而观念是我们的头脑用于思考推理及回忆的符号。

二、知觉

1.实际上,印象和观念都属于知觉的一部分,知觉就是人的一切感觉、情感、情绪,知觉分两种即印象和观念。

2.简单知觉与复合知觉

知觉分为简单知觉和复合知觉。

复合知觉,是简单知觉的组合。

脚踢在墙上会产生痛的感觉,痛就是一种简单知觉。

对于火的知觉就复杂一点,熊熊燃烧的形象,哔哔啵啵的声音,很热情很温暖的感觉,这些简单知觉组合在一起,就是复合知觉。

三、印象和观念的关系

休谟对印象和观念的关系的认识,是比较矛盾的。他一方面说印象和观念极为类似,只是强烈程度的人的差别,一会又说印象产生观念。

1.印象和观念极为类似,但印象更猛烈,更活泼。

2.印象产生观念,印象与观念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看到火,产生火的印象。火的印象,传达给内心产生火的观念。这个火的观念,是关于火的符号。

休谟认为火的印象和心灵中关于火的符号是等同的。

但是这时候,休谟并没有认为观念是印象的符号,这是后期哲学家的观点。修魔,这时候将观念看做是印象的副本类似的东西,但是又认为不同于副本。所以在休谟这个时期,哲学家们关于观念和印象的关系还是比较模糊。

直到康德才开始慢慢确立观念是印象的复本的观点。哲学家将人的心灵比作是一面镜子,印象印在镜子上面,镜子呈现与印象一样的符号,这就是观念。

四、本书的主题:研究哪些印象和观念是原因,哪些印象和观念是结果。

休谟这本书实际上,主要研究因果关系。即怎样确定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关系。

五、第一个结论:印象是观念的原因。

1.在这一节,休谟得出一个结论,即印象是观念的原因。

2.如何证明?

随后休谟给出了他的证明,他说观念都是随着印象出现,而不是印象随着观念出现。因此印象是观念的原因。

3.例子。

不但如此,休谟还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如果我们没有品尝过菠萝,就不会产生对菠萝的观念。

休谟这种证明只能是论证,而不是证明,他仅仅举了一个例子论证一下。实际上大部分哲学观点都是通过论证得出的,而不是通过证明。

4.反例

休谟不是说印象产生观念吗?但是他又举出了一个反例。

他说我们将拥有所有颜色的图片,从深到浅,逐个排列成一排,独独缺少蓝色。

让一个见过所有颜色,除了蓝色的30左右的正常人来辨认。他凭借自己的想象,就可以知道中间缺少了一种颜色,因为缺少蓝色的两块色版之间颜色色调差距过大。

通过这个例子,反驳的印象,产生观念的观点,但他说这只是一个特例,对于他的结论,不产生什么影响。

我只能说对于他的证明和他的反例,我都不敢苟同。

5.次生观念

休谟认为观念也可以产生观念,这些从观念产生的观念,就叫做次生观念。

但是观念最初的来源还是印象。

所以目前休谟,还是偏向经验主义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经验(印象)。

五、人性科学中的第一条原则:不以某事显而易见而轻视它。

译者的原文是:我们也不应该因为他显得易见而加以鄙视。

居然使用“鄙视”我觉得这种翻译比较耐人寻味。

说不要因为一个东西,我们经常见到它,就轻视它,觉得很了解他。

这条原则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很多东西,因为我们太常见,反而忽视了它。比如我们的同伴,我们的家人,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性格吗?

我们经常使用句号,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句号吗?

我们每天吃米饭,我们知道它的成分吗?知道它的药用价值吗?

说到米饭我就有点饿了,先去吃饭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4-07第一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xy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