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学霸社群
第十二周 《如何训练自己的反思能力》陈珑

第十二周 《如何训练自己的反思能力》陈珑

作者: 陈珑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0:30 被阅读7次
作者:成甲

本周阅读了《好好学习》里关于反思的内容,先引用书里的一句话“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不是年龄,也不是经验,而是在于反思”。人的成长,从某一方面来说是反思的结果。反思不但可以帮我们发现自己的知识误区,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的知识。

在我的印象中,反思=总结。但成甲在书里指出,反思和总结是两个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过程进行逐步分析,而总结则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

结果是由一个个过程组合而成,如果我们仅仅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没有对产生结果的过程进行分析,那么在下次出现同样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再重蹈覆辙。通过反思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知道问题出在在哪。

反思也是一种方法,可以拿来执行,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去培养。成甲在书里写了三个训练反思能力的方法。我挑出其中的一些精髓整理成文章分享出来。

方法一:从小事突破、深入反思。

为何要从小事突破?在做反思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每天过的差不多,也没有什么大事,就觉得没什么可值得反思的。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的日子的都是小事,有大事的日子是少数。所以,要训练反思的能力就可以总平常的小事记起。

成甲认为高水平的反思能是:能够持续的从日常工作中,和生活环境中,找到提升自己和工作效率的方法,有能力通过反思让自己处于持续改进的状态。同时在我们记录反思日记时,还可以把自己当时的情绪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

成甲在经过他员工许可的情况下,分享了他一个员工反思的过程,因为篇幅较长我仅把其中的模板分享出来。这个模板比较利于我们在记录反思日记时,进行分类梳理。

1.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

(1)表面问题

(2)实际问题

(3)我的错误假设

2.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

3.在这个问题出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的心理表现是怎么样的?

4.怎样解决,有什么启发

我自己目前也用这个模板来做反思日记。这个模板很清晰的帮我们归类出反思的步骤。

方法二: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对我们成年来说,学习的方式除了通过看书,就是请教别人。而学习的定义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

通过经验的解读,就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我们可以通对自己生活的解读,把自己做成一个案例。而同一件事,不同的解读方向,就能形成不同认知的差别。书里分享了查理.芒格的把生活进行解读的一个例子。我把其中的精髓分享出来

从前有个人卖的鱼肉叫卡奈森鱼肉,另外一个知名公司也叫卡奈森。(类似百度和百度烤鱼的关系)知名的卡奈森为了维护公司的品牌形象,要收购卖鱼肉的卡奈森的商标,从第一年的20万美元,到4年之后的100万,每次卡奈森鱼肉都要求对方加价,导致知名卡奈森一直未把该商标买下来。

最后,知名卡奈森无奈只好和那个卖鱼肉的卡奈森说:“我要去你们厂里检查你们的鱼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所有费用我们自己承担”。卖鱼肉的卡奈森欣然点头同意,就这样,他的鱼肉厂得到了知名卡奈森公司免费提供的质量管理服务。

刚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卖鱼肉的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啊。但在看到查理.芒格的解读后,我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么解读。

查理.芒格的解读大意:如果你给某一个人他能够保护的东西,那么你就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激励机制。看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马斯洛需求里的安全需求么,对照现实中,公司给的那些奖励和名誉,军队里给的那些奖章。不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么。回归主题,用另一种词就来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生活案例的解读,也能锻炼我们的反思能力。

最后引用书里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生活给了我们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则来自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可以让我们解读这些未加工的素材,从而形成洞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二周 《如何训练自己的反思能力》陈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zi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