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劝人戒烟

如何劝人戒烟

作者: TuTu的琴棋书画诗酒茶 | 来源:发表于2021-06-08 22:19 被阅读0次

如果想劝说有烟瘾的父亲戒烟,可能会说“抽烟这么有害健康,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快戒烟吧!”

父亲大概率是不会坦然接受抽烟有问题的,可能会否定抽烟对身体不好,或是否定自己的身体会出问题。如果我们过于直白的指出对方的错误,对方不仅可能不接受,甚至可能会有激烈的反抗~

我也做个小结哦,所以,要光靠讲道理说服别人当然很困难,这实际上在做的都是在“抗衡”对方的经验和判断能力。这也是我们很早的时候提过,不是要讲出“最正确”的道理,而是让对方“听进去”的道理

没错,烟民如果仅凭个人感受,那其实抽烟的反馈是很不明显的,这种模糊的反馈就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低反馈“

由于人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们会按照自己更乐于接受的方式解释吸烟的危害,这就和上节课“粉红色泡泡”联系起来啦 ~

所以【反抗机制】告诉我们,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而【粉红色泡泡】,会让我们的理性拼命找出各种理由,为我们原本的看法找到依托,这也是说服如此困难的原因。

首先【承担情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不否定或是跳过对方的感受,而是先表达我能理解你,你的感受没有错,如果是我也会有相同的感受,这样就不更不容易触发对方的反抗机制,更好的达到说服的效果。

重点是让听众觉得,我不是在直接反对他,我是理解认可他情绪的自己人。

【直接否认】就是在直接攻击对方的意见;而承认对方一部分观点,再解释的【区隔否认】,就会让对方感觉我们不是在否定他的观点 ,一定程度的绕开了对方的反抗机制,更容易达到说服效果。

间接告知,会让听众感觉,这是自己发现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别人强行灌输的,这会让我们的大脑更乐于接受

反抗机制在抵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事前抵御比事后辩护所需的成本低的多,就是因为使用抵御时,听众还没有产生反对意见,我们不需要直接与听众的观点对抗,听众也就更容易接受。而一旦听众自己形成了反对意见,那我们的说服就相当于反对听众的观点,自然也就更难达到说服效果。

另一方面,一旦成功的使用了抵御,我们的解释就会被听众所接受,变为听众自己的观点。之后他人的反对就相当于否定听众自己的意见,听众也就更不容易改变看法。

相关文章

  • 如何劝人戒烟

    如果想劝说有烟瘾的父亲戒烟,可能会说“抽烟这么有害健康,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快戒烟吧!” 父亲大概率是不会坦然接...

  • 劝人戒烟与劝人喝酒

    戒烟近五月,貌似信心满满,却时有前功尽弃,贞操全失之惧。故偶与抽烟者对,会有劝其戒烟之语,以期增加自我信心,炫耀自...

  • 2022-05-01听君一席话之三

    21 劝一个人好难,不要试图去劝说一个人。包括劝人离婚,劝人上学,劝人戒烟等。 我们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自己不能...

  • 劝人戒烟不如替人解乏

    是 抽烟不好 ,,Ծ^Ծ,, 有害健康 或许你也忘了什么时候学会了吞云吐雾 但又不敢纸醉金迷 总是在懵懵懂...

  • #博伍说#你要的和不要的10条

    # 10个不要:# 1、不要劝人戒烟, 对方很难受,你会很难堪,基本无效,所以最好不说,,想戒烟的人会自...

  • 劝父戒烟

    父亲老了,仍旧爱抽烟。这可把母亲恼怒得不行,她每每与我们聊起这事总是咬牙切齿。她说父亲一抽烟就咳,十足月久年深的机...

  • 劝他戒烟

    你就是心存侥幸,如果大夫说你肺因为吸烟出问题了,你一定咯噔一下就不吸烟了,到那时,也都晚了,是不是? 是,可是我就...

  • 黄执中的说服课

    听了黄执中的‘说服’课,收获满满,记录如下。 朝着正面的方向引导。例如想劝人戒烟,不要问为什么不戒烟,而是问是不是...

  • 劝君戒烟——改自仓央嘉措《见与不见》

    鸡叫或不叫, 天都会亮,春早秋晚 烟抽或不抽, 人都会死,寿长命短 我劝或不劝, 真心希望,早日戒烟 你戒或不戒 ...

  • 劝父戒烟记

    一日我劝父曰:“父可否把戒烟之事提上日程”。 父曰:“不可”。 我曰:“可否减之烟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劝人戒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zj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