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张鹤老师的语音分享课。
围绕莫泊桑的《项链》,关于设计人物小传的问题,我们已经做了两天的分享,链接如下: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些问答,结合写作时的实际操作来进一步说明如何设计人物小传。
01 写作时常常觉得人物单薄,怎样让人物丰富起来?
张鹤:人物单薄,可能是因为你对你笔下的人物了解的太少,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问你的某位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对他了解得少,就说不出几句话,只能是泛泛的人挺好、很热心、做事情很认真。但如果你对他了解得多,就可以用很多细节来说,有哪些事例可以表明他的认真和细心。别人在倾听的过程当中,除了你说的这些关键词,也能听出其他一些东西。比如说他虽然热心,但是容易强人所难;他虽然认真,但认真起来又刻板到让周围的人感到不适。
我们写人物的时候,容易只给人物加标签,但没有具体的事例,就像我刚才说的,他很认真,但你不知道他到底如何认真,那别人看起来就会觉得单薄。
如果要让人物丰富起来,你需要把你贴给他的那些标签,都加上足够能匹配的事例。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写议论文的经历?
像我多年都在给我的学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批改论文,他们的论文相对来说至少要2万字左右。通常我会要求他们在做提纲时,如果提出了一个很明显很明晰的论点,那么必须要给我论据。而且要完成这个论点,至少要给我提供三个论据——一个是不够的,四个当然更好,但有些时候他们不见得能够提供那么多。
这三个论据分别用于支持、反对、中立你的论点。而为了支持、反对、中立你的论点,你这三条论据还要再写三小条出来佐证,总共就是九个论据:三个支持、三个反对、三个中立。你用这九个论据才能够使你的论点立得住,才能证明你的论点的确很重要、值得大家来关注,也是最能够说明白问题的。
写小说也有类似的情况。你要把你的人物当做我所说的“论点”,如何让他立起来?你至少要拿出三个理论上的论据出来。这又要回到我昨天说的,如果你想让人物真的丰富起来,就需要你对他有更多的认知,而这个认知其实也是对自己要有更多的认知。比如你要写人物的认真,首先得想想你自己在哪些地方能让人觉得你足够认真?哪些地方让人觉得你太刻板,无法忍受。你把自己身上体会到的感受再往前推一小段,那你的人物在“认真”这个层面上就能立起来,当你再写其他方面时,就会产生一些变化。
02 心理描写是不是很难?如何能准确描写出人物的细节呢?
张鹤:我觉得心理描写可能需要写作者有比较好的写作能力,就是文字功夫要强,既要克制,又得有深度,还是需要你对人物、对人性有更深度的认知。
而细节的问题是这样,它在小说当中很重要,包括电影也是这样,你要让一个人物立得住、有性格,必须得有细节去支撑。
这里面没有什么捷径,你得观察别人是怎样生活的,当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件事情,别人会怎么来回应?
想象一个很尴尬的情景:当一个男主人公的前妻和现女友同时出现,来找自己处理某些事情,他该如何反应?
有的男主人公可能对前妻咆哮,对现女友谄媚;有的男主人公可能对两个女人采用同样冷漠、拒绝的态度;还有的可能会对前妻很克制,彬彬有礼,但也能明确感受到他在有礼貌地拒绝,而对现女友他可能什么也不说,直接挽着她就走;也有可能在现场的时候,他就大发雷霆,找到什么砸什么;也有的他可能突然从口袋里掏出口香糖嚼起来,或者掏出一个苹果就吃起来……这些都是细节。
种种细节决定你的人物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想把这个男人写成什么样,自然就会赋予他一个相应的反应方式。作为一个写作者,不论你自己是什么性别,你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还是根据身边某个男性作为原型,这些最终都会在你的作品里显现。
你当然可以只通过大量的阅读就能够进入写作,但同时你也要进行大量的阅人。要读别人,要进入人群当中,带着某种目的性,不只是说说笑笑,最终是为了观察别人是怎么活着的,这是写作的人应当具备的一种素质。
03 写一两个人物比较容易驾驭,可如果描写的人物比较多,难免会有特征上的重复,该如何避免呢?
张鹤:我觉得可以用《红楼梦》来学习一些写作的技法,比如它采用了对称和镜像的方式。像黛玉和宝钗,晴雯和袭人就是这样的“对手人物”,她们彼此完全不同,但黛玉和晴雯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宝钗和袭人之间也有相似的地方,可你的脑子里仍然会认为她们是四个人,虽然你已经把她们分类了。
原因就在于作者在写的时候首先区分了她们的社会维度,小姐身份和丫鬟的身份当然是有差别的。另外从细节上,比如说生气,黛玉因为是小姐,而且比较雅,她一旦生起气来,就是写诗、哭。而晴雯很少哭,她要生起气来就骂、撕扇子。这就反映出人物性格的不同。所以我们在写人物的时候,可以从古典文学当中学到很多的技巧。
04 写小说时,可以根据人物性格的走向来写小说结构吗?
张鹤:关于结构,我的写作经验是会先设计结构,要先给我笔下的人物设计一个可能的结局,虽然最终他不一定要走向那个结局。但这个“可能的结局”对我来说是一个框架,我就可以在已有的这个框架上开始建房子,然后哪个地方开窗,哪个地方进人,哪个地方做哪些事情,我心里就会有一个大概的数。等我真正进入写作的过程中时,就会放松下来,我会要求自己去超越那个框架,因为那毕竟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
一旦我写不下去,或者像你们说的“感觉要写崩”,我就回头来看这个框架,重新开始调整,或者重新加点什么,我就会发现原来离开始太远了,那就要开始考量和平衡,究竟哪一种更为合理的。
如果我写了这么多,但其实并不合理,就必须忍痛割爱,从头推翻重写。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太过自恋,得对自己所写的东西下点狠心。
另外结构在很多时候会跟人物的性格有关系,如果你是先写人物性格,再让小说结构按照人物的性格来,那当你hold不住人物性格时,你整个框架就散掉了。而如果你先建立一个框架,再让人物在框架范围内生活成长,也许表面看起来很受束缚,但至少你可控。
你只有控制得了你的人物,在你的框架里按照小说结构的状态来生活,才不会使你的写作常常陷入一种崩塌或者沮丧的状态里面。尽管一开始你会觉得自己可能有点平庸,因为框架太严密了,你的人物会不活泼不自由。但是没关系,等你写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框架是束缚不了你的,你对人物已经掌握得熟能生巧,能够融会贯通了,那么这个人物在你笔下自然就会活起来。
05 关于学习写作,有没有相关的书籍推荐呢?
张鹤:目前市面上有大量创意写作相关的书,如果大家感兴趣话,都可以找来看。但就我个人的写作经验,包括开这门课的经验来说,我发现很多写作课的书,因为它都是翻译过来的嘛,很多中国作者不见得都能够很好地去把握。因为我们必须得承认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跟我们不一样,虽然我们可以尝试去学习,但他们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读者有一定成熟度的。
第二个就是国内也有很多老师在写创意写作学的书,他们大部分都是我的同事——虽然不一定都是并肩战斗的那种同事,就是在同一个领域里面——我也会去听他们的课,看他们写的东西。我的一个认知是他们的理论过强,实践太少。因为在国内很多写创意写作学书籍的老师都是学者,而不是作家。据我所知,他们极少有人写过小说,所以他没有实战经验,那些书都是拿来评职称、做论文的,没有办法指导实践。他们涉及的一些写作的题目也基本没有什么可操作性,所以我无法很具体地说去看哪本书,我也不太相信看了那些书就能写得好。
如果大家愿意看的话,要看那些作家写的小说课,他们虽然也要拿来评职称,但他们至少是有实战经验的,提供给我们的内容是实在的。像是毕飞宇的小说课是不错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出色的小说作家,在用汉语写作的小说家当中,他是相当棒的。还有一个是余华的也不错。王安忆的小说写作课,他的讲义也还都可以。
我始终相信的一点是,要学写作就必须得写。包括我给大家上的课,无论是这次分享,还是我给大家推广的《成为小说家》,我们提供给你的都是教你怎么去读,看看大师是怎么写的,他会给你提供哪些写作的可能性?你可以有哪些方式来学习?就是所谓的取法乎上得法乎中。你从经典中学到了东西,自然就会有一些揣摩思考。最关键的是你要写,你写得越多,那些规则性的东西你自然就会越过了,否则那些规则就永远使你束手束脚。
我不建议阅读太多创意写作方面的书,找个一本两本看看,对别人的教学方式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可以了。我基本就是看看别人是怎么讲的,大概就知道大家都在讲什么,我在所有这些讲创意写作的教师当中是个什么样的位置,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而哪些东西是别人没太关注,我却特别在乎的,哪些东西可能是我的盲点,那我就要学习。
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经典。我自己作为一个读者,作为一个评论者,也作为一个写作者是深有感触的,像我给大家讲的《项链》,从我给我的本科生、研究生讲这篇文章到现在都讲了不下30遍了,到今天讲出来的时候依然会有新的东西出现,好多我当年教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又都来听我再讲一遍。经典就是特别耐得住折腾和琢磨,这也是经典的魅力。所以我倡导大家有时间多读一些好的小说,至于该去读谁的,你打开网络就能找得到。
我和行距的各位同事都是很用心地在做《成为小说家》这门课的,我们真的希望能推出目前中国最好的阅读写作课。
之后我们也会继续做一些有关小说创作的免费分享课,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成为小说家”写作课上课方式
快速通道一:
添加学堂君(biubiubiu_91)微信,备注【小说家】即可获取购买链接并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方式二:
微信中搜索并关注【在下版君】(zaixiabanjun)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小说课】也可报名参与本次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