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投放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到数据的好坏。新的一周来到公司的时候,同事和我review了之前投放后的用户质量——当然是没几个付费的人。但是在周五的晚上,似乎看到了接近于回本的可能。回本的意思是,有人在APP里付费,总价值和此渠道当天的投放花出去的钱几乎一样。那么就算回本了。
老板找的另一个平台的算法工程师说我的投放数据太假了。但是我一直还是很执着的相信它是真的。后台数据显示,这些人里面80%都是男性,而视频的沙雕程度绝对是男的比较多。我觉得既然这个视频效果好我是不是可以再补充拍一个竖屏的。这次网红涨价到了90元,因为已经不再是520福利。同时,博主还提到说他们老家的人在皮皮虾上看到了他拍摄的视频,他问我是不是花了几十万投广告?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下沉的意义。看皮皮虾的人我不知道是什么人,但是看皮皮虾的,这位网红老家的人群,认为在这种平台上看到的信息流广告价值几十万。这是信息差所带来的福利。而我们的APP,也许对这些人来说就是如此新鲜的东西。用户群,是真的存在的吧。
唯一我不明白的是,我没有在后台任何地方看到皮皮虾这个渠道名称。后台里有信息流,有抖音,有西瓜视频,没有皮皮虾。我只是选择了“优选广告位”这个品类,但是我却听到有人告诉我在皮皮虾上大量看到了我投放的广告。Why?系统送的。
逻辑是,也许抖音和头条上给不出我设置的量了,所以平台给我自动放到了皮皮虾上。而他们家产品体系如此庞大,所以出现在任何地方都不足为奇。我的用户,是真的,虽然也许质量不太好,活跃度留存率不算太高,但是他们是真的。他们是系统给我半买半赠的小礼品,是我这几天运势尚佳获得的小福利。
而鉴于这几天的跌宕起伏,我有了新的想法。在尝试的路上走了下去,我的小运气给了我小灵感,而这些小灵感给了我力量。这是一个长期的小计划,不知道能不能实现,还需要挨个儿去试。但是,就像朋友说的,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我尽管尝试起来。
以前我觉得信息差是一个作弊行为。用你知道或者众人都知道的东西去打击不知道这个信息的人的痛点,有点儿胜之不武的意思。但是这几年来,信息差偏偏成了很多不同的项目成功的制胜关键。我服务的IT大客户在10年前就再说现在满世界都是的概念了,而我们在10年前就把这套策略从头到尾地执行过一遍。而互联网时代大潮来临,没有人知道,原来在那之后其实很难很难按照这个策略严格执行。
国内数字环境变了。
而世界没变。全球还在做官网,自有电商,通过大的小的广告监测来获取自己的用户洞察。国内早就用巨型平台帮人标准版销售的内容和页面。没有人不在淘宝天猫上搜自己想要的品牌,或者京东,而这些超级大玩家own着独家数据,也不随便开放给你。大厂们自己用自己理解的维度帮小商家们做标准化运营策略和工具,而我们过去在大客户那里的尝试,变成了一个传说。
拿着过去的case出来说事在现在的人心中应该都是觉得你说的“虚”。因为事实是做不到啊。但是亲自见证过一段小历史难道就没有价值了吗?谁知道。
新晋的这家流量平台给了一些福利。虽然收支没有平衡我突然觉得走在这条路上也许是真的能有一点希望。这大概是自上周以来头一次感到这种积极的态度吧。
现在我觉得接下来要做的几件事情包括了:去找短视频制作的平台去看看有没有便宜制作的可能,在咱们自己的平台上问问用户愿不愿意给拍,以及这种不小心发现会吸引人的小东西,有没有更“小心”可追溯到办法,让一切变得更好一点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