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生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貌似这是一句大实话,但如此琐碎的生活,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或者,用现在的解决方案,在线上买菜平台或者电商超市里,解决这样的问题,怕是不要太容易吧!
今天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个男人聊天,内容大概是工地上雇了一个只会“搬砖”(清运垃圾干杂活),不会真正在工地干活的人,很是不爽,准备请他离开。我突然感慨到,如果这些工头没有系统筛选工人的方法,这种情况怕是会继续困扰他们。
而我们自己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每天被各种拉去开会、帮忙,只有等到快下班了,才能真正开始做自己分内的工作。这种“忙”可能就是所谓“缺乏战略定力”,“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试想按照得到APP的CEO脱不花给出的方案——每个人给自己写“使用说明书”,建立更为清晰的协作界面,就应该更少会被框定范围之外的事情打扰。这个“使用说明书”就是所谓战略思考的产物。
再往上可能会包含当下的职位要做到什么程度,然后可能继续向上谋求,或者跨行业去挑战另一个职位,甚至要思考到了40+之后,从大厂/外企出来(没有养老岗,需要自谋出路)开启自己的事业。这样的职业规划,就是我们在工作上战略思考。
不光是日常工作,我们的生活同样需要有战略思考。我指的战略,不是说一定要什么时候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而是我们需要定期问自己:
你希望4、50岁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此你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基于这种生活规划的准备,或者学习?
你的身体如何规划,确保足够健康地工作生活几十年?
为此你需要在现在开始做什么样的规律运动?
为此你需要做哪些方面的风险规避,或者做什么样的长远投资?
这些问题在不断地自我理清(战略思考)之后,就应该形成行动列表或规划,进而可能养成对应的习惯(读书、运动、饮食、睡眠、投资等等),最终内化为每天的具体待办事项,可以从容(Without thinking)地定期去完成这些事项。
也许能做到这样,才是用“战略”填充了自己的生活吧。因为,你会非常笃定地知道,当前在做的每一个事项,其战略的目标是什么,对未来愿景或者使命的价值是什么,进而心无杂念从容地去一个个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