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唐·杜荀鹤《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风捻着心事,吹过沧桑世事,洒落一地斑驳。
清浅的时光里,岁月的花瓣悄然绽放,芬芳了素色流年。
走在红尘陌上,时光匆匆,对于季节的流转总有莫名的伤感。
凛冬将尽,春色可期,读读这首唐诗,美得令人心醉。
这首诗的作者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传闻他是杜牧之子,其母原是杜牧的妾室,杜牧从齐安转到秋浦任职时,不知何故,将怀着身孕的小妾嫁给了一位名为“杜筠”的乡长,这名小妾生下的孩子就是杜荀鹤。
对于这一说法,很多人持怀疑态度,认为是编造的故事。
但不管杜荀鹤是否为杜牧之子,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
他的《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称道,甚至被誉为“唐第一宫词”。
而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也写了很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正是这些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品奠定了他在晚唐诗坛上的地位。
除此之外,他流传下来的诗歌中也不乏寄情山水,描写隐逸生活之作,这首《冬末同友人泛潇湘》便是其中的代表。
通过描写湘江的山光水色和民俗风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外,纵情山水的闲情雅致,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诗歌首联便紧扣标题,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残腊”就是指年终岁末,“潇湘”就是湖南一带,这两个词看似普通却很值得玩味。
首先岁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时光的流逝,从而引发人生慨叹,而“潇湘”历来是迁客骚人会聚之处。
原本无论是“残腊”还是“潇湘”都属于悲凉意象,而诗人却偏偏在此时于此地,泛舟吟诗,其胸怀之开阔由此可见,这也奠定了全诗的豁达的感情基调。
颔联两句,诗人开始顺着首句的“泛舟”二字展开描写。
他截取了就船买鱼、踏雪沽酒这两个经典画面,不仅冬末湘江的风景宛在目前,一个悠闲自在的诗人形象也跃然纸上。
一个“偏”字,一个“倍”字,将他此时的愉悦之情无限放大。
再来看颈联,视觉和听觉双管齐下,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冬末潇湘图景。
深夜里凄厉的猿声传遍了整座岳麓山,随着春天的来临,大雁将离开衡阳,飞回北方。
“夜深猿啼”这是秋冬潇湘很常见的意象,而“大雁北归”却象征着春日的来临,诗人以对偶的手法,寥寥几字,便充分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季节的转换。
对于季节流转,诗人心中虽难免惆怅,但“春近”的喜悦还是占了上风,这一点从尾联亦可看出。
尾联“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这两句升华了主题,将诗人与友人泛舟游玩,对酒吟诗的闲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前一句照应了标题“同友人泛潇湘”,后一句暗合开头的“吟兴”,紧扣标题,又首尾相接,可见诗人布局之高明。
全诗来看,诗人以高超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潇湘冬末的山水风景和当地的民俗风情,尤其是颔联两句,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看似句句写景,实际融情于景,以景烘情,创造出一种画笔难到的悠远意境,读来令人心醉。
冬的背影里,是一场萧瑟的落幕;冬的前路上,有一场盛世的温暖。
时光清浅,岁月如水,携一缕沧桑,剪一段流年,一半寒凉,一半明媚。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这首唐诗虽冷门却温暖如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