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和小学阶段,考试大部分都是记叙文,虽然也规定了可以自选文体,但是大部分学生写的还是记叙文,这是一般情况。
有的学生写考场记叙文时,把作文写得像演讲稿,在里面大发议论,大段抒情,自我感觉不错,试卷发下来,傻眼了,分数很低,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记叙文与演讲稿之间的文体区别。
记叙文是小学和初中的主打文体,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而演讲稿则是一种应用文体。这是他们体裁上的差别。
如果把记叙文写得像演讲稿一样,势必造成作文里充满了空洞的口号,议论和抒情太多了,而记叙和描写太少了,缺乏动人的细节描写,这样的作文怎么能够得高分呢?
如果记叙文写得像演讲稿一样,那么这篇记叙文是失败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出在没有把事情说清楚,就开始大量的议论和抒情。我们都知道记叙文六要素,如果这六要素都没有交代清楚,一个事情都没有说清楚,就开始议论抒情,是不会引起读者共鸣的,因为缺乏了共鸣的基础,那就是“事件”。
我们写作文时,一定要有读者意识,心里要装着读者。你写记叙文,要先把事情讲清楚,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抒情议论,这是对读者的尊重,否则读者只会认为你的议论是空头议论,你的抒情是虚假抒情。
对于考场记叙文来说,应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写一件事或几件事、一个人或几个人,把这些说清楚之后,再来画龙点睛,发表议论或者抒发情感,这样做才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简单点说,就是故事是思想的表达,先写好故事,再来表达思想。
记叙文要有记叙文的样子,不要写成演讲稿,把握文体特征,就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就是这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