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多前
考公考编还只是一个大学生们
求职择业时的备选方案、退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特别是清北等的名校去考公考编的人真的不多
但现在考公考编
已经成了大量毕业生们的首选
连清北等名校的硕博们都纷纷去挤考进体制这条赛道
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可以证明
清北的毕业生
非常聪明的
已经是站在求职就业竞争顶端的人了
选择机会很多的
即使在现在这样的时候
找工作也不会很艰难
也有非常多优质的offer可以选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考公、考编
进央企和国企
甚至还有人放弃收入很高的民营企业offer去考很基层待遇也不咋好的一些岗位
你可以质疑一两个顶级名校毕业生的选择
但不能质疑成百上千个顶级名校毕业生的选择
他们的群体选择往往就代表着当下这个时代最好的职业发展方向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求稳了呢?
1.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
国内外大环境复杂多变
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
再加上前几年的大疫时代影响
导致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变弱
2.现在房价物价生活成本高
但很多年轻人储蓄少、收入低
也没对有实力的爹妈
甚至还要养好几个老人
工作压力大 生活压力大
社会保障也不够完善
年轻人抵抗风险的能力弱
一旦生娃、失业、买房、生病等
都会让生活质量大幅下滑
为了抵抗风险
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年轻人只能去求稳
3.在经过三四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
经济发展放缓
新机会和新资源减少
社会陷入内卷
非常多人需要去争夺极少的社会优质资源
社会财富和资源分配
分层越来越明显
也越来越固化
马太效应加剧
90/00后年轻人看不到靠努力奋斗
获得美好生活的希望
4.相比于央、国、政等体制内稳定的工作
民营企业运转艰难
企业经营难以长久、容易关门
民营企业用工不规范
劳动者的利益很难得到很好的保障
毕业后能有一份有双休
不加班 月薪5000+且按时发
按规缴社保
环境和工作量正常点
不被压榨欺负的工作
经过一二十年努力能买得起一套不烂尾低公摊低利率刚够住的房子
能35岁后不被辞退
干到65岁正常退休
退休后拿养老金到去世
这对于很多人而言
看起来简单 要求不高
但实际上却非常难
只有进央、国、政
基本才可能勉强实现上面这样的诉求
民营企业基本不可能
动物都是趋利避害的
更何况是年轻人呢
大家都肯定是朝着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前进的
当然 我并不提倡摆烂、躺 平、不思进取
还是要正向积极
对未来充满希望地去工作和生活
但要保持理性
要追求稳中求进
稳定中有微小进步就好了
以不变应万变
应对这个充满变化的环境和时代
我记忆中在2010-2017这段时间
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社会上的年轻人都充满活力
充满希望
创业经商 敢拼敢闯
选择去考公考编考研的人也很少
和现在年轻人环境氛围真的很不一样
所以 专家们不应该去问年轻人
为什么越来越去追求稳定
为什么不敢结婚生娃
为什么去卷考公考编考研
其实我们也是被生活所迫
被束缚住了手脚
要去想办法为我们年轻人
创造敢于拼搏和创新的环境
为我们年轻人减少后顾之忧
减少生活压力
年轻人才敢拼敢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