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上的大起大落,是煽情还是感动。
我容易感动,总是被别人的只言片语带入到情境中而不能自拔。当然,这些都是应该被感动的。
近期感动我的先是金庸,后是林清玄,现在是史铁生。
【我的主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从瘫痪到尿毒症到脑溢血死去,这句话,是史铁生一生真实的写照。
而一个自称是业余者的写作者,能做到如此,我想说:您是一位伟大的业余者。
之所以这样说,更多的是来源于他的精神。
我们都是必死的凡人小白,总是需要找到一些榜样来给我们力量和指引,就像一个黑夜迷路的人,总是希望遇到一个打着火把的人一样。
我们…
哎,老刘,抓紧时间,别煽了,进入主题。
好,好,进入主题。
下面呢我来讲一下今天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认真听讲。
在写作的道路上,我们遇到的问题会很多很多,但总的归结下来不外乎那么几个,下来我就先介绍几个最常见的问题。
一:之前上学读书的时候写的也挺好,怎么现在反而不会写的呢?
1:写作需要刻意练习。
之前写得好,坚持下来一定会出成效,但中间多年不写的话,写做作功底就会打折扣。这很正常,勤写、勤练就可以补上。
2:现在的写作和以前的写作,不管从范畴,环境还是应用场景都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新媒体转型。以前的写作更多的是文学的范畴,现在的写作需要跨界,需要更多的热点文章去影响用户。从创业创新的故事化营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学习如何讲好创业故事。而这些不只是文学素养就可以解决的,会对写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一个公众号就是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而他主要的营销手段就是文字。通过文字聚集大量的粉丝,从而转换带来利润。
吴晓波的公众号有几百万的粉丝,带来的转化率就是一个月卖出去了几千瓶自产的吴酒。我便是他的粉丝,亲历了这一幕,真正感觉到了文字背后的巨大能量。
所以之前上学的时候写的好,真的不见得现在就能写得好。
当然,这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这里需要着重的阐述一点,很多人觉得不会写并不是写作技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不会写不是写不出字,而是担心写的没有针对性,担心写得不够好,担心内容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已经偏离了写作本身“会不会好与不好的问题”,是很多心理因素在干扰写作。
给大家总结一下
很多人从新踏上写作之路总会有一种体会,之前写的挺好,可现在就是写不出来了。
你相信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停停歇歇,还能拿第一。如果你没有坚持一直写下去,现在写不出来太正常不过了。但这点通过刻意练习,勤学勤练还是可以补上的,毕竟是有底子的吗。但新媒体写作,不是你多写多练就可以跟得上的,因为他不止是文学上的范畴,还需要你具备多领域的文化知识。从这点来看,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扩展自己的学习范围了。但最重要的一点,先从心理上认为自己能够写出来,想是过程做,做才是结果。
怎么样大家,可以吧,干货吧。那今天咱就讲到这儿吧,明见。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