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句芒诗社
关于现代诗发展的新动向

关于现代诗发展的新动向

作者: 巴山雪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8:14 被阅读140次

                              关于现代诗发展的新动向

                                        ■山田耕夫

        现代诗和其他文学一样,越来越关注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对于生存的时空体验也悄悄进入现代诗的视野之中。从中,我们可以完全看出现代诗不再只是写那些花前月下的事了,完全走笔苍生社会,算是现代诗的“一次大革命”,一种发展新动向。

        当初,大家都记得,现代诗是来自于外来诗,且受其影响极深的诗歌形式,十分重那些外来的外在形式,只有语言是中国的,且将打破汉语语言本土习惯被看成是一种时尚,而其内容也学着外来诗的内容载体,不十分关注本土本民族的社会生活。而今呢?把诗人的目光转移到本土,以关注本土为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觉,这算是一种现代诗发展新动向,出现了现代诗的良性循环的发展好势头。

        因此,我来谈一谈现代诗这个发展的新动向,引领现代诗走进中国人的现实生活,成为中国人自己的诗歌而努力。

                                          一

        早在汉唐时期,中国诗歌中的“乐府诗”运动,就是将诗歌引向现实关注现实。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倡导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主要动向就是要求诗歌关注现实。古今出现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就是这一倡导的先行者。不过,不是如今那样,走向更全面的现实社会,已经深入到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当时,那些诗人喜欢的“远离政治”的那种社会现实,写一些与政治没有直接联系的诗歌,而今都被突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从传统看来,以前好多的社会现实都没有进入诗人所关注的范围,而今,他们也积极走近,而且远非一般性的关注,以走进其核心内容为自己的一种责任,由此而知这种参与远非形式上的参与,且被看成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也充分体现出一种诗歌精神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如此看来,也算是现代诗在社会责任感上的一次新动向。

        新近来,我们的当代诗人把目光放到了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政治事件的、军事动态的和一般社会生活事件之上来,如《天安门诗抄》就是以诗歌关注政治事件的典型。其他如世人所关注的朝核问题,以及反台独问题,美中经贸之战等等那些全球性敏感性话题,都一起进入他们的诗行。那些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和生存问题等等,同时也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心灵,让诗人提笔写进自己的诗歌。

                                    二

        诗歌,就像时事新闻一样,以其短平快的自身优势去关注生存时空的社会重大课题。随着我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结束,说句实在话,给现代诗在新时期的合理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为诗歌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摆脱思想内容以及形式艺术等单一性的现象,开了个好头。

        对个体生命的经历与生存的重视,看来是现代诗的另一个发展新动向,也是对诗歌全面解放的开始。中国诗歌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对生命个体关注的发展历史,从《诗经》中的“风”,从《楚辞》中的“离骚”,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从白居易的“歌诗合为事而作”,再到近现代诗歌的走进社会生活个体,关注民生关注生命个体已经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华夏民族浓郁的传统文化。一直到近年来,中国诗歌创作承续了这一内在化的创作追求。无论是著名诗人,还是未名诗人,无一例外地都把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与体验看做是自己诗歌创作的重大且重要的主题资源,以引发心跳和灵魂诱惑的为诗歌创作的契机,从不同的角度各有侧重去表现它们,特别是对原始的生命欲求作为一种诗歌精神去追求,算是诗歌获得永生或动力的一种源泉。

        总之,现代诗发展到了今天,不单是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重大题材上,而是把其笔触及到一些生活细节等小题材上,如生命的个体以及生命的存续等基本点上。这样的诗歌事实,从根本上摆脱了现代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假大空的困域,给现代诗在今的发展带来活力。

                                    三

        现代诗在今的发展,还有一个好势头,那就是对当下的本土的关注,且是十分直接而不是间接性的关注,且是多方面而不是单一性的关注。这是前所未有的中国近现代的诗歌现象,也算是重大的诗歌发展的新动向。

        对本土的关注,也是多方面的。如生存方面的、文化方面的和话语方面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给诗歌带来的意义深远的“诗界革命”,而在那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现代诗以追逐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外在形式为时尚,对西方人的那些生存问题、文化思想问题和话语流程方式等等照搬引入没有很好地加以中国化,以此写出来的现代诗歌离中国本地太远,有人曾经笑话过这种诗歌半土半洋,叫它“假洋鬼子”,其语虽不雅,也算是切重要害。

        而今呢?经过近半个世纪来的诗歌革新与诗歌创作的重新定位与实践,历史的证明,不和本土很好的结合,此路走不通。毛泽东同志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曾批评过这种现象,他主张的“洋为中用”的中国本土化。鲁迅先生说得好,外国的东西“拿来”之后还要变通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因此,中国诗人开始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传统中,去发掘和起用表现本土诗歌精神的诗歌资源和本土民族话语资源,通过一种与外来文化的改良之后,才能实现现代诗的创作出属于中国本土的诗歌层面的转化之新局面。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现代诗的发展不是让我们看到了它的末日,而是迎面而来的曙光,跟上现代诗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探索现代歌的新现象,不断研究它总结它,现代诗之路定会越走越宽的。一句话,要与本土卓有成效的结合,人民会越来越喜欢它的。从而让现代诗走出困感,找回自己合理存在与发展的属于自己的时空,与时俱进的现代诗将会是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2018.7.14.于四川达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现代诗发展的新动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ct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