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罪与罚》这本书的时候,中断了很久。
倒不是因为其艰涩难懂致使我放弃,毕竟那时我连男主拉斯科利尼科夫的名字都可以毫无卡顿地念出来了。
有时候偶然的一个机会让你放下一本书,想要再次捡起,就如负重爬山休息后的起步那般艰难。
三月份疫情突然严重,加之我又处于待业状态,整个人就空闲了下来。
想着白白虚度的几个月,心里产生了极大的恐慌,所以立即给自己列了一个阅读清单。
即便要浪费几个月,也不能以“吃喝躺睡”这样的状态度过。
阅读是最低成本的学习。
于是,《罪与罚》被重新从柜子里拿了出来。
虽然之前看了一部分内容,但这一次,我依然从第一页开始翻起。
一场血腥的谋杀案在拉斯科利尼科夫的设计中悄然实施了。
其实从他杀死老太婆和她妹妹算起,到最终自首,没有多长时间。
但这期间,主人公心里的焦灼变化,却有着详尽的描绘。
有人评价《罪与罚》是另一部《复活》。
我却觉得有些不一样。
几年前看《复活》时,我隐隐有着一种感觉,主人公的救赎之路,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怜悯在作祟。
或许我不该把一本伟大的著作想象地那么不堪,但这确实是我彼时的心境。
而对于《罪与罚》,我一开始就知道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一个罪无可恕的杀人犯,但作者对他的塑造太成功了。
行文越往后发展,我越担心他被发现犯罪证据。
这种不该出现的心理,在我读《嫌疑人X的献身》时,也曾经有过。
同情罪犯,并不令我感到羞愧。
从拉斯科利尼科夫身上,我终于体会到了那句话的意义。
“任何情境,即使再绝望可怕,都可以用来进化。任何罪恶或坏事,都可以用真诚的忏悔和真实的修行来净化。”
我唯一不赞成的一点是,拉斯科利尼科夫是在亲友的帮助下逃脱了该有的更重的惩罚,而不是基于自我的真实忏悔。
他的忏悔和修行,其实是在到达西伯利亚很久之后才真正开始的。
不过,也许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巧设计。
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觉醒和忏悔,有可能是在日复一日平淡到无趣的消耗中偶然拾得的。
对于拉斯科利尼科夫而言,又多了一种催化剂,那就是索尼娅的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