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张宝章《三山五园新探(下册)》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海淀镇老虎洞中偏西处, 有一条向北延伸的胡同, 到北头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 这条丁字形的街巷称作“军机处胡同”。
书摘:海淀镇老虎洞 军机胡同这条胡同的门牌, 从东头路南开始,路北有五户人家。他们庭院的北墙外,便是四座皇家冰窖,东墙和西墙外都是冰窖胡同。
其中东边一家的院墙是虎皮石墙;
最西边家建有高大的石门楼,大门两侧有两个石鼓形的门墩,门前是三层宽大的石阶,阶前放置有上马石。石质洁白莹润,显示出高贵的气派。
南北向胡同西侧排列着几家宅院,有的建有门楼,门内有雕花影壁,建筑整砖灌浆到顶,垂花门内有抄手游廊,显然是有地位的富贵人家的住宅。
胡同东侧北半部是座桃园,南半部是几处普通的住房 军机处胡同的古槐
据十号院户主赵老先生讲,他的父亲在20世纪40年代迁居此院,一直住到修建北四环路将军机处胡同彻底拆毁,在此住了六十年。他说,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这条丁字形胡同里居住着各种职业的人,是海淀镇居民成分的典型代表。
北边那座石门楼大宅院是五号院,都说曾经是军机处官员的住宅,清代末年归李连英所有。
七号院是燕京大学的校医李天爵先生开办的诊所,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年轻时曾经在这里住过。
八号院称卢家大院,庭院很大,建筑讲究,有游泳池, 还有果园, 原是美国人斯诺在燕京大学任教时的旧居。
九号院是助产士张大夫的住宅,他会接生, 颇有名气,经常为穷人免费服务,人缘很好。
赵先生居住的十号院, 原先是外商英美烟草公司高级职员居住, 房屋高大,房梁和木椽上绘有图画和花纹,古色古香,院西还有三亩果园。
十一号院在胡同南端, 是一家当铺。路东几家院落较小,都是平民百姓,公顺和粮店的掌柜就住在这里。
这条胡同因为20世纪50年代修建白颐路被切断了。大马路正好从九号院穿过。
关于军机处胡同名称的来历,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有的说胡同内有一座宅院是军机处的办公地点,是当时全国的军事中枢;有的说这座宅院是某一位军机大臣的住宅; 也有的说,这里根本就没有军机处, 而是在胡同的北边有一座集贤院,在晚清曾是军机处公所, 因而在它南边紧邻的胡同便被称作“军机处”了。
上述几种说法,或是望文生义,或是牵强猜测,都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历史依据。
其实,圆明园军机章京有两处外值庐, 一处是汉章京外值庐挂甲屯的七峰别墅, 一处是满洲章京外值庐海淀冰窖的五福书房。《枢恒记略》对此有明确的记载:“圆明园满汉章京外直庐一在挂甲屯,在冰窖,均系乾隆年间赏给居住。”
海淀冰窖满洲军机章京外值庐周围,不断有新的住户定居,形成了一条丁字形的胡同,称作“军机处胡同”。军机处外值庐的位置,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军机处胡同的五号院。这才是“军机处胡同”名称的真正来源。
1953年,修建西直门到颐和园的公路,将军机胡同切为两段,北段划入北京大学校园内,南段仅长30米,余有四户住房。2001年修建四环路,军机处胡同全部拆毁。这条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街巷便消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