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一个消失,刷爆了社交网络:歌手李玟,因为抑郁症,轻生离世。
她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歌手,在小时候就经常听她的歌,深深被她的微笑、热情所打动。
万万没想到,开朗的她也是多年的抑郁症患者。
直到看到她姐姐的文章,才开始搜索关于她的一些经历,很心痛,为她惋惜。
说到抑郁这个话题,我之前是很不理解,有人会自残或者轻生的。
直到,多年后的我,也被确诊了抑郁症。
虽然是轻度的,但是已经能够理解,曾经的抑郁症患者的那些无助和煎熬了。
这几天,网上也出现很多媒体在科普抑郁症这个话题,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也开始关注抑郁症人群。
如果你的身边,有抑郁倾向的朋友,一定要善待他们。
因为,有些事情,可能并非是正常人的思维能够理解的。
1、抑郁不等于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情绪,每个人都会有。
而抑郁症是一种疾病,每个人都可能会有。
这个可能的概率,在人群中的概率很低,大约10%左右。
抑郁症的诱因是很多的,有些是天生的遗传,是受基因影响的。
有些是个人的心理问题,不能正确看待接触的人和事情,后天导致的抑郁状态。
还有是社会的现实原因,遭遇了一些像家暴、校园霸凌或者强奸等不幸,让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困扰,从而陷入了抑郁。
抑郁情绪是暂时的,但是抑郁症是长期的,是会有明显的异常反应的。
最常见的就是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吃饭。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同事或者朋友,在长达一周甚至一个月,都是这种“三不”状态的话,请高度重视。
2、抑郁症,跟性格无关
有人可能会觉得,患抑郁症的人,都是性格内向的人。
未必。
研究表明,任何性格的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症。
有些看似很阳光,很开朗,很健谈的人,其实都在被抑郁症折磨着。
抑郁症,从本质上来讲,是要涉及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的传递和一些激素的分泌的。
如果是先天的遗传的话,无论你是什么性格,都可能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爆发,就像癌症一样,是突发性的,不可预测的。
后天的抑郁症人群中,主要是被某些事件刺激到了,进而又影响了生理上的异常。
所以,性格是天生的,而抑郁症就是一种疾病,是任何人,都可能会得的。
3、一些亲测有用的抗抑郁方法
如果严重的抑郁,一定要去看医生,一定要遵医嘱吃药。
它毕竟是一种疾病,不要讳疾忌医。
同时,要加强运动。
因为我个人从小也就喜欢运动,有很多爱好,跑步、篮球、羽毛球等等。
最好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去户外,去大自然,去活动起来。
释放压力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内啡肽、5-羟色胺等快乐激素的分泌,增强愉悦感。
再有就是交朋友,找自己相信的亲友,聊自己喜欢的话题。
或者与书为伴,与笔为友。
在独处的时候,看看书,写写字,体验更多的心流的状态,也能够驱赶掉杂乱的负面思绪。
4、抑郁症的人,不是矫情,真的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认为:不就是不开心吗?矫情什么,想开点不就好了!
问题是,我们真的想不开。
抑郁症的人,往往都是高敏感人群,神经反应会快于常人。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脑子里会有很多的乱七八糟的想法。
对于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情,会想的很多,也会认知到更深的层次,幻想出各种可能的结果。
可怕的是,这些都是不可控的,是大脑自动完成的。
有很大一部分抑郁症患者,都是和小时候的一些不幸的经历有关。
因为幼小无助,很多悲伤的感受不能表达,郁结在了心中,进入了潜意识。
在长大之后,在相似的环境下,或者压力较大的时候,就会从潜意识进入意识中,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
我有时候,也会站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的抑郁,想要和它对抗。
在对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力量,来自外界的爱作为支援。
在当下,人们的身心状态都处于亚健康的大环境下,抑郁人群不容忽视,很多人都处于秘而不发的隐藏状态,只有自己一个人独自承受着。
所以,更要在这里呼吁,大家要多了解一些抑郁症的知识,多留心身边的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
你的一句善意的关心,可能就会对处于崩溃边缘的人一丝安慰,一份力量。
希望,汇聚的爱,像阳光,照亮每个抑郁者的心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