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琪真味 乐琬睿智】钟在古代多用于寺院等宗教场所,除此之外,也做计时之用,故有“晨钟暮鼓”之说。钟多为铜铁所造,故能长久流传,又因其上铸造的各种纹饰、神兽等,古人认为往往会发生蹊跷之事。
唐朝开元年间,清江郡有一个老头在田间牧牛,忽然听到有一种怪异的声音从地下发出来,老头和几个牧童都吓得跑开了。回去之后,老头生病,发烧一天重似一天。过了十几天,病稍微好些,他梦见一位男子,穿着青色短衣,对他说:“把我搬迁到开元观去!”老头惊醒了,但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后来过了几天,他到野外去,又听到那怪异的声音。他就把这事报告给郡守,郡守生气地说:“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让人把老头轰了出去。这天晚上,老头又梦见那个男子,告诉他说:“我寄身地下已经好长时间了,你赶快把我弄出来,不然你就会得病!”老头特别害怕,到了天明,和他的儿子一块来到郡南,挖那块地。大约挖了一丈多深,挖出一口钟,青色,就像梦见的那个男子的衣服颜色。于是又去报告郡守,郡守把钟放在了开元观。这一天辰时,没人敲钟,钟自己响了,声音特别响亮。郡守就把这事上奏给了唐玄宗,唐玄宗特意让宰相李林甫去画下钟的样子,并告示天下。
宋代广宁寺有口大钟,一天,寺里的和尚撞钟,发现钟不响,反而在城西南桥下面传出了钟声,周围的行人听了,没有一个不被惊吓到的。有人告诉了寺里的僧人,僧人们带着法器前往桥下做了法事,第二天,寺里的这口大钟才恢复正常。
晚唐天祐年间,吉州龙兴观有一口巨大的古钟,钟上铸有一行字:“晋元康年铸造。”大钟顶上有一个洞,相传武则天时,钟声震动长安,女皇不悦,令人凿坏了它。一天晚上,大钟突然丢失,第二天早晨又回到原处。但是钟上所铸的神兽蒲牢身上有血迹并挂着焄草。焄草是江南一带的水草,叶子像薤草。居住在龙兴观前长江边上的人们,有几天夜里都听到江水风浪的巨大响声。一天早晨,有一个渔人看见江心有一杆红旗,从上游漂下来,便划着小船去取红旗,看见浪涛汹涌的水中鳞片闪着金光,打鱼的人急忙掉船回来。这才知道是神兽蒲牢咬伤了江龙。
清代,某个地方有个废弃的寺庙,传说有怪物,所以没人敢在那里待。有一伙贩羊的商人,为了躲避风雨夜宿寺中,听到呜呜的声响,看到一个怪物,身体臃肿肥硕,面目模糊,蹒跚而来,走得很迟缓。这伙贩羊的都是一些毛头小伙子,也不害怕,一起捡起砖块向那怪物砸去,发出很大的声响。看到那怪物没有反击的举动,这帮人胆子更大了,一起去追赶它,追到了寺门倒塌的墙跟前,发现竟然是一口破钟,里面有很多人的碎骨,应该是先前它吃掉的。第二天,这伙人把事情告诉了当地人,让他们把钟熔化了。自此之后,这座寺院再也没有怪事发生。
此精载于唐代张读《宣室志·补遗》、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卷三》、金代元好问《续夷坚志·卷三》、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