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双布鞋成绝版的了。”先生在整理物品时,找出了一双布鞋,还是手工纳的千层底儿,黑色鞋面,蓝色的鞋里,两侧是松紧口。
这应该是20-30年前婆婆做的布鞋,那时
候婆婆眼睛还能看得见,塑料鞋底还没有时兴,大部分还需要手工纳鞋底儿。
这种纯手工做鞋的手艺估计从60后这一代就已经失传了,我们这一代更不会。就是老北京布鞋,也都是机器生产,鞋底也是塑胶的。
我也还是小时候穿母亲做的布鞋和手工缝制的衣裤,母亲忙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喜欢在旁边搭把手,做鞋的过程也历历在目。
鞋底子,是用各种旧碎布刷上浆糊,一层层糊在木板上,裱成硬布板。晾干后,能整块儿揭下来,再用鞋样儿蒙在上面,剪出单层鞋底儿,一只鞋底需要三片叠在一起,每片还要用布镶在边上并缝实。
最上面的一层儿因为贴着脚底板儿,要铺上点碎布,再覆盖一层白洋布,这样一个待纳的鞋底儿雏形才出来。
下一步工序就是纳鞋底儿。那时候,大姑娘小媳妇走到哪儿,都会揣着一只鞋底儿,不管是村里开会还是在一起唠嗑,手里都不时闲地纳着。有些像60后、70后喜欢抱着毛衣串门、拉家常。
我间隙也会接过母亲手里的活计,呲牙咧嘴,两手并用,将针屁股对着板凳,借着板凳的反作用力戳下去一针,因为人小力气不够,也不会用顶针,扎斜了,母亲还要返工,再拔掉重来。
所以一双鞋花的功夫真不少,那时候母亲经常挑灯为全家和外婆他们做鞋,从单鞋到棉鞋,单是一人两双,工作量就大得没谱。
先生是家里的长子,从读书就很少在家,格外得到婆婆家的偏爱。这布鞋兴许是先生上班后,婆婆做的,他带到单位又没舍得穿,一直压箱底放着。
年轻时,他常在工地上跑,天南海北,风里来雨里去,走的是钢轨和碎石路,如果要穿,早就磨破穿坏。
后来鞋业极度发达,鞋子也早就不用手工做了,十几二十块钱就能买到一双结实的胶底布鞋,老布鞋也一直存在箱底。
北方气候干燥,这双布鞋仍然完好无损,鞋底儿还是九层新。先生将鞋拿出来,拍打拍打,准备明天就穿上它。看到鞋时,会想到婆婆;穿上鞋,尽管年代久远,仍然能感受到鞋子上老母亲留下的体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