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难当

父母难当

作者: levi1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03:47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的出现,完全是计划之外,源于一个身边人对家庭的抱怨,说自己父母幼稚,不成熟,不努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确要指点别人的世界指点可笑的意见,抱怨被灌输教育:"只有不是的子女,没有不是的家长。"云云。。。

      我刚开始也没放在心上,想着就是一时情绪上的表达,听听抱怨就完了,我也没多说什么,事后给她发了一个与家里多沟通的信息,劝她多交流。

      可是有一天晚上跟朋友吃饭,突然说到这个问题,结果意外,还真不是我这个朋友的个别现象,是一部分人的问题。

      于是我就花时间,思考了一下,并做了一个简单的,小范围的调查,发展现在真的有很多中国人的父母并不成熟,而且这些父母不成熟,是不争的事实。

      我跟随我导师的这三年,由于我导师一直在做规划的这个领域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功。所以很多父母托人找关系要和我导师聊聊他孩子的发展,虽然我导师创业非常忙,也极其不愿意给人这方面的建议,因为实在事关重大,但是有时碍不过中间朋友的面子,也只好见面听他们聊一聊。有几次,我能有幸参与其中。

      我发现,大部分时候我导师听完父母们的介绍,发现问题在他们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

      当然我导师是一个极其善于委婉表达的人,所以他不会直接说出来。

      其中有一次一个县委书记找到他,请他帮助自己的女儿,吃饭中这个女县委书记说出来了一大堆关于自己女儿的未来规划(极其详细,连什么时候生孩子都给自己女儿计划好了,而且她女儿那时候还没男朋友。)当时她女儿就在我旁边坐着,尴尬到全程不喝水不抬头。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几年,有个明星的母亲站出来反对她女儿未来的婚姻的事,那个明星好像叫张靓颖,她母亲讲的一些反对的理由,是否是事实,我不知道,但是这位老人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有道理?我认为并没有道理。

      如果你问我,“你连事实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就乱下结论”。原因很简单,首先这不是她母亲该做的事情,其次,她的做法也不对,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地方,她把本是该在家里关起门来讨论的事情,放到公众平台上,结果是让谁都下不了台。聪明人做任何事情都要留三分余地,不能自己把自己逼到死角。当然,我的想法未必正确,我只是把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你分享出来而已。

      中国很多父母过分关心自己的孩子,生怕他们走错了路,吃了亏,或者错过什么好机会。找我导师聊孩子事情的父母几乎都是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和高级官员,他们的孩子大多是在中国或者美国最好的大学读书。比如一位厅级别领导的孩子,在美国常青藤读的本科,又读了本校最好专业的研究生,这样应该被认为是“邻居家的孩子”的有出息的年轻人,他父母还是不放心他,生怕他选专业或者就业吃亏了。因此,像张靓颖母亲那样的担忧,我完全理解。不过,问题是,这样过度的关心,不仅没有好处,可能还坑了孩子。我们不妨从这样三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虽然中国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说法,这在两千年几乎一成不变的社会里,或许有点道理。在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老年人的见识未必比年轻人更多,如果我们相信社会是进步的、发展的,年轻人的所知所得,从总体上讲一定比上一代多,而且在今天还多得多。

      我经常认为,在改革开放40年里,许多后起的小公司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超越前面的大公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小公司的理念很新,就像是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一样,它们之间是不同时代的竞争,旧的时代是竞争不过新的时代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两个年轻人在未来的社会上竞争,一个是新时代的脑筋,一个是旧时代的,后一种不免会被淘汰。

      我读《大学之路》看到里面有句话说的很好,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当下的人,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

      有人会问我,如果年轻人跌了跟头怎么办?或许我有点宿命,但是我相信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道理,这在投资上是个铁律。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栽跟头,如果要跌跟头,早一点比晚一点好。就算父母多么正确,不可能呵护孩子一辈子,孩子终究要长大。如果20岁跌跟头,有的是机会再站起来,到了四十岁再跌跟头,站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我导师对于培养他的女儿,从来没有限制她们做什么,找什么样的男朋友(我甚至帮我导师打扫房间的时候,看到了他女儿自己买了本教自己谈恋爱的书。)他女儿自己想做的事情已经换了好几遍了,他也从来不过问,我导师经常说,最后被她通知到就好。

      在我看来,年轻的时候跌跌跟头是件好事情。我有一次和我导师谈到她女儿的学习课程,我导师居然对此一无所知。我很奇怪,他一个创业中事无巨细的人,却不过问女儿的学业。

      他讲,我过问公司琐事,是因为感兴趣,而且也需要我帮忙,至于孩子的个人生活,当然是随她去,管多了只能添乱。中国有句古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想这是一个成功家庭,应有的智慧。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

      最后,我还想讲的是,具体到婚姻,更多的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大家子,七姑子八姨子一起掺和的事情。

      这里我引用一个老师的话如下: 一个成功的母亲或者岳母都应该非常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到了孩子家,她们都是客人,因此没有发言权。至于孩子的孩子怎么管,她们更是不多发言。当然,到了她们那里,她们是主人,孩子是客人,孩子也没有发言权。很多年轻人很羡慕有这样开明的老人,但是她们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开明的,而是靠不断对她们施加影响,让她们成熟起来的结果。

      好了,现在可以言归正传了。中国的很多父母不成熟,子女有责任。要知道父母们生活的年代比子女们早了三十年,接受的是30年前的理念,代沟是一定存在的,因此,年轻人要让父母理解自己,就要将当下的理念传递给父母。孩子需要主动和父母沟通,这个沟通不再是讲彼此已经重复说了半辈子的、关于自己家庭本身的话,比如说哪个亲戚又怎么着了,等等。而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去和另一个成年人沟通,将新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不断传递给父母。

      我经常会把读的书的心得告诉父母,把自己对时事的看法也告诉他们,这样他们渐渐发现从我身上学到了用另一个方式,一个现代社会,而非农业社会的方式看待世界。我也会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来自于我自身的感受,而这一点不会因为别人的祝福或者诅咒而改变。

      对他们最有意义的是,当他们有了一种新的理念,再去和他们的同事或者朋友沟通时,他们的那些老朋友会羡慕他们,羡慕他们思想能跟得上形势。这个时候,他们会真心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很多地方上已经超过他们了。

相关文章

  • 父母难当

    阴雨绵绵了数天,最近是能不下雨的时候就赶紧出去,不要在家呆的节奏。外加隔壁装修,敲敲打打要人命,响起来更是一刻不想...

  • 父母难当

    这篇文章的出现,完全是计划之外,源于一个身边人对家庭的抱怨,说自己父母幼稚,不成熟,不努力,生活在自己的世...

  • 父母难当

    想要开心快乐一些,已经把对房子食物漂亮衣服赚钱的欲望降到最低,还是天天不开心,睡不好觉,放不下的心事,对孩子成绩的...

  • 父母难当

    大儿子今天军训回来了。 我去了两趟,都没接到他。正当我焦急等待朋友去我家看看儿子是否回来时,儿子借用别人电话给我打...

  • 父母难当

    今晚陪儿子上数学思维课,面对孩子的不专注学习,我还是没忍住,对孩子下手了。 平时刷视频,总是看到某某某家长因辅导孩...

  • 父母难当

    昨天,女儿来电话,在资金向我求助。 一听要钱,我气不打一处来。 女儿已毕业两年,在资金上,不但不帮我一把,还时不时...

  • 父母难当

    小侄女今年幼儿园中班了,满了四岁,这一次见到她,简直让我目瞪口呆,不知道性格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其实还夹杂着一份担...

  • 难当的父母

    是2021年8月19日 周四 晴转阴 孩子小时候都是可爱的,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尖宝贝。当父母年华老去,孩...

  • 17岁“救场”成名,不嫁豪门求真心,82岁夜间心脏病发离世!

    “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 这首由潘孑...

  • 父母越来越难当了

    看完这个后就觉得我们一生的时间体验了两次0-18岁的生活和学习,精神分裂也是种基本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难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pz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