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人会喜欢正确的废话,那些空洞的说教总是倒足人的胃口。糟糕的是,这些正确的废话常常出自身边人的嘴里,比如“我的领导又在说正确的废话啦,真的让人无语。”“我妈常常在我耳边唠叨,烦都烦死了。”等等。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似乎也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却有一种朴实的深意。由于出自鲁迅之笔,竟成名句。
再来看下一句: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王尔德
诙谐幽默又透着机智,好一个金句。但细细品味会发现,内容是废话,如何表达才是关键。
或许,正确的废话与金句之间往往只差一个排列组合。你组织得好,废话就能成金句。在说话时,懂得如何组织语言,同样的意思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的积淀与传承,到了今天,无论东西方,道理就是那些道理,基本说得差不多了,很难在内容上再有创新。有时,听起来令人耳目一新的道理,细细品味,也还只是新瓶装旧酒,换了种形式罢了。也就是说,只是在语言文字表达的形式上做出了创新罢了。
我最近常用“黄金圈模型”来做思考与表达,这是个思维模型工具:三个同心圆,最里面的一个是Why,中间一层是How,最外面一层是What。其实,这个工具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在有人发明这个黄金圈模型之前,人们的思考方式不也是大致按照这个套路吗?而这个模型的创新在于,它把人们的思考方式工具化,视图化,再给它起一个漂亮的名字:黄金圈。顿时,普通的道理瞬间变成了高大上的思维模型。
我们听到的正确的废话,通过包装,是可以变成悦耳动听的精神音符的,就看你是不是会包装,会不会依据受众的心理给需要重新排列组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