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x 布洛赫通过粉碎离心鲨鱼肝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揭示了胆固醇合成的机制。
1973年金棕帅通过在培养皿里培养人体成纤维细胞(人体皮肤细胞)合成胆固醇,并观测到HMG辅酶A还原酶的蛋白质( 它的活性控制着胆固醇的合成速度)
1972年远藤发现了一种他汀类物质(桔青霉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1978年两帅和远藤合作,他汀类物质被业内所知。
降脂药
1. 烟碱酸,消胆胺 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降脂药,效果一般,但是现在仍是不少患者的主要用药选择。 (为啥????因为便宜?因为有人对真菌类药物过敏??)
2.他汀类降脂药 :
第一个他汀类药物,1987年默沙东研制的美降脂(洛伐他汀)被FDA批准上市了
医药市场的竞争:
1)小分子药物很容易被仿制,之前看过《我不是药神》,印度仿制药就很便宜又好用。 但是研发公司在研发药品时,又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所以在专利保护期间(一般20年),药品价格就会很高,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市场回报,另一方面支持其他新药的研发。
2)小分子处方药没有市场黏性,客户只认准药效好,安全性高,价格便宜的药,而不是药厂。
3)监管严格,从临床试验到市场宣传都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以美降脂为例,在默克公司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仅仅分析了药物是否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而这种药物对心脏病的预防效果,则仅有间接的逻辑证据——因为高胆固醇水平会导致心脏病发病率升高,因此降低胆固醇水平应该可以缓解和预防心脏病。所以默克公司只能宣传美降脂可以降低胆固醇而不是心脏病发病率。如果后起的药物做过心脏病的临床试验,那在市场宣传上,美降脂就完败。
他汀类物质辉瑞的立普妥的神话:地毯式营销轰炸(医药代表年拜访量约是其他公司的1.45倍),低价推广,心理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