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19日,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这个普通的日子被美国赋予“父亲节”。我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大陆民间习惯上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台湾地区定于每年8月8日,又称“八八节”,谐音“爸爸节”。
1991年春节的初七,北方的天气很冷,人们还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天空不时响起鞭炮声,呈现出一派平安祥和。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爸爸妈妈吃过晚饭后,如常地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着当年很火的琼瑶剧《婉君》,爸爸非常喜欢剧中的小碗君,每集都不落。
11点多剧终了,那时的电视机开关是按钮的,爸爸起身准备关电视去休息,从沙发上站起身,突然“哎哟”了一声,身体往下倒在沙发边上,顺势滑了到地上。
妈妈本来是去卧室整理床辅的,听到动静赶快回到客厅,看到爸爸已躺在了地上,着急地大声呼唤着,爸爸却一动不动,牙关紧闭,面无血色。
妈妈的喊声惊动了邻居,邻居过来急忙帮着叫来了救护车,等医生赶到时已无力回天了。
爸爸突发心梗,就这样瞬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终年五十七岁。
爸爸走的时候很突然,没有一点征兆,遗憾的是我们姊妹三个当时谁都不在跟前,只有妈妈一人相伴。
今天是父亲节,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不由得又想起了爸爸。
我的爸爸,中等身材,不胖略廋,很是精干。戴着一付近视眼镜,外表书生儒雅模样,很是斯文。
爸爸是建国初期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典型的知识分子。学识谈不上渊博,但在他的专业领域技术却是一流的,是厂子里的总工程师。
爸爸一生非常自律,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特别爱看书,爱钻研业务。妈妈也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受爸爸妈妈的影响,家里的学习氛围一直很浓厚,我们姐弟也都养成爱看书学习的好习惯。
印象最深的是我和姐姐备战高考那段时间,全家人都沉浸的学习当中,爸爸妈妈也努力研究着高考复习题,当我和姐姐有不明白的地方,爸爸妈妈经常和我们在一起开展热烈地讨论。
爸爸出生时家境不错,爷爷是高干,奶奶是过去大户人家的女儿,所以爸爸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爸爸从小受爷爷奶奶的传统教育,始终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那个知识不被重视的年代,爸爸始终坚持学习,也鼓励我们多读书,不要荒废了学业,最终成就了我的大学梦。
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人们普遍都养成节俭的习惯。妈妈勤俭持家,衣服旧了破了也不舍得扔,洗干净补补继续穿。爸爸的衣着虽然打着补丁,却永远都是那样板正有型,很是讲究。
恩深似海父爱无疆,爸爸走得早,没赶上今天的好日子。
我和爸爸的父女缘只有短暂的三十年,如果有来生转世,我愿意再做爸爸的女儿,好好让爸爸享受女儿真挚的回报。
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女儿发自内心地呼唤:亲爱的爸爸,女儿想念您,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