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酒泉骨干教师“南菁”跟岗研修(第四期)简报(7) - 草稿

酒泉骨干教师“南菁”跟岗研修(第四期)简报(7) - 草稿

作者: 酒泉玉隐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12:47 被阅读0次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时间飞快,不知不觉第一周的研修学习在聆听报告、观摩课堂、参与研讨等活动中度过。本周南菁高中期中考试已经结束,试卷讲评,成绩分析都将融合在教学中进行。所有学员都带着理论学习的收获,躬身反思,深度走进课堂。小学、初中老师去敔山湾实验学校,高中老师走进了南菁高中灵动的课堂。

    夯实基础  方能行稳致远

    今天听了五节英语课,四节是期中试卷讲评课,一节是新授课。新授课的授课班级是高三(10)班,授课人是季凌颖老师。或许大家都有疑问,高三了怎么还有新授课,这也是让我感到惊讶的地方。

        我想起了11月12日南菁高中马维林副校长给我们做的报告中的一个案例,他说南菁高中曾组织某届高一新生进行了一次语文测试,考试题是往年的高考试题,其中一位考生考了140多分,这让学校老师感到非常吃惊。经了解,这位学生在升入高中前,家长就让他做了很多往年的高考试题,这次的考试题他都做过,因此就考得很高。但后来,从高一到高三,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在下滑,尤其是在高三的几次摸底考试中,这位同学的语文考得都不好,对此,家长也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质疑。这个案例说明,我们不能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完全寄希望于刷题,即使是高三的复习也不要过早地进入模拟考试阶段,做模拟试题对于应试短期效果明显,但从长远讲,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技能不过关,根基打得不扎实,做模拟题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

        回顾自己的教学,也经常存在这种短视的做法,从高一起对教材知识的处理就不扎实,很仓促,利用大量的时间做题,对于教材选修6、7、8的基础知识,都仅是浮光掠影地处理。有些老师甚至把教材弃置不用,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都围绕着做题讲题,错误地认为考试考的就是题,做得题多了,自然而然得分也就高了。这正如马校长讲的,大量地做题短期肯定效果好,但是,由于大量做题挤占了太多的时间,从长期看,就缺少持续进步的后劲。因此,高三不仅要重视应试能力的提升,更要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期高考考出优异的成绩。

        所以,我对季凌颖老师在高三复习阶段依然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做法深以为然。今后,本人也将借南菁学习之东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加强备考策略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金塔县中学  运文红)

    试卷讲评中“收”与“放”的关系处理

              ———以两节试卷讲评课为例

        上周五期中考试结束。今天周一我走进了南菁高中讲评试卷的课堂。

        在进课堂之前,我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期待,因为我想知道,在南菁高中,讲评试卷,老师们会呈现怎样的课堂生态。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疑问,我走进了寇永升老师和周伟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堂。

        高二(16)班是创新班,只有8个学生,每个学生是南菁高中的宝贝疙瘩,这个班由寇老师任教语文。走进教室,略显空荡,最引人注目的是屏幕上的一副图片,清一色的男生,各个都高大帅气,阳光自信。数一数,刚好8个人,再仔细一比对,原来是班级合照。我想,每个同学看着这幅照片,找到照片上的自己,应该是存在感、自信心爆棚了吧。

        寇老师走到教室后面,向我点点头说,今天感受一下南菁高中最牛班级的试卷讲评课堂。

        上课铃声已响,寇老师只说了一句:同学们自己订正。教师既无讲,也无评。同学们则埋头圈点自己的试卷,寇老师走下讲台,到同学们中间指导。见我无事可干,寇老师拿过来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让我翻看,我一边翻看,一边观察着学生的表现:先是陆续有学生拿着试卷和寇老师小声交流,然后问问题的学生渐渐多了,我看到已经有两三个学生站在讲台上和寇老师讨论。这时候,课堂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半。正在我怀疑这节课就这样不温不火走向结束的时候,寇老师高声说,现在我们就同学们反映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然后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一个高个儿男生大方地站起来,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寇老师不作置评,只是说,其他同学有无不同的理解,陆续又有两到三名同学站起来交流,甚至出现了激烈辩论和交锋。等同学们交流辩论得差不多了,寇老师拿起试卷,一边读文本,一边说理解,他忽而咬文嚼字,忽而引经据典,忽而视通古今,忽而联系生活,硬是将试题讲评课讲成了阅读鉴赏课。同学们间或质疑,间或赞同,间或陷入思考,间或点头称是,师生之间形成高度的默契。

        铃声已响,老师离开教室,同学们依然在叽叽喳喳讨论------

        周伟老师的上课班级是高一(8)班。这是一个平行班,讲评试卷之前,周老师先安排了下半学期的工作,一是完成《红楼梦》阅读,二是完成几个新单元的教学任务。然后开始讲评试卷。

        周老师将试卷投到视频展台上,展示了自己所做的试卷。试卷上批注勾画,密密麻麻,留下了思维的痕迹。第1篇阅读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目是《正确的阅读方法》,周老师先让同学们看题目,明确文章内容是有关“如何读书”的问题;再让同学们看注释,明确这篇文章选自哪部著作。然后周老师让同学们将这篇文章每段的中心句划出,接下来讲解第1题。他让同学们审题干,看选项,回看原文确定答题区间,通过选项和原文进行比照进行对比审读,最终完成答案的精准定位。在讲解过程中,周老师时而到黑板上板书,总结方法,时而在试卷上批注要点,让学生习得方法,学以致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难度很大,学生一般得分都不高,但在周老师有步骤、可操作的方法指导下,我竟觉得论述类文本的题目很简单,答案的指向性很强。有了第1题的示范性,后面的题目,周老师完全让学生参与讲题的任务,将第1题的方法指导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运用。甚至到后来,一名学生上台,坐在展台前,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带领其他同学完成了题目的解答。在讲解过程中,我感受到周老师解题方法的步骤化、清晰化、可操作化的特点,从而达到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深奥的问题浅显化的目的。这节试卷讲评课,对如何讲解试题,如何形成解题能力,有范式意义。

        同为试卷讲评,风格迥异,方法各别,寇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订正,发现问题,最后集中讲解,突破难点,体现出“先放后收”的特点;而周老师先教给学生方法,提供解题“范式”,然后让学生运用“范式”,形成解题能力,体现出“先收后放”的特点。不论是采取何种讲解策略,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即练习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金塔县中学  李成学)

        大美南菁,美在有责任敢担当

        ——由“南菁宣言”所想到的

        在我的感觉中,南菁人的文化厚重却低调,深沉但不张扬:虽然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虽然传承有序,成就卓著;虽然设计精当,匠心独具——却不用他们来炫耀,只是化作几块石碑,若干对联,亭台楼阁,万千书册,静静的站立在校园的某处,如一位历经世事的智者,安静而从容地俯视着菁园里敬业的老师,好学的少年,等待着他们的发现,启示着他们的成长。

        自到南菁中学,一直在听、一直在说“南菁文化”,但总觉得自己没有真正搞清楚:南菁文化的独特之处究竟在哪?哪些地方是我们酒泉教育人可以借鉴的?

        直到11日早上,从赵海英老师《体育是最美好的教育》的报告里,听到了掷地有声的“南菁宣言”:“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们的南菁;我们怎样,南菁便怎样;我们是什么,南菁便是什么;我们有光明,南菁便有希望。”我突然间觉得自己明白了——南菁文化,正是植根于南菁人对学校的高度认同感、对学生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无限热情与希望!

        无论是曾经的南菁书院,还是今天的南菁高级中学;无论是江苏的学校,还是酒泉的学校;无论是今天的教育,还是未来的教育,我觉得都应该有这样的几个关键词:自身的责任感,参与并改变的热情,长期踏实的行动,和对未来的信心。

        我到南菁中学来接触到的人,不管是领导还是一线教师,无论是听过的一场专题报告、一节课、一次讲解或者得到的一次服务,无不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学校高度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我能感觉到:他们从心底里觉得,我现在干的就是我该干的事、应该干好的事;南菁中学是大家的、更是在南菁的每一个人的;南菁中学就是最好的,我应该让它更好。正如作家梁晓声所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因为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修养”与“自觉”,所以为南菁中学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宽厚的基础:领导们为学校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殚精竭虑,老师们自觉地进行教育研究、自发地进行专业成长、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成绩。

        我想,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基础,正所谓: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当然,有责任感、有热情,更应该有坚持不懈的行动。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思多惠所说:“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每个教育者的点滴行动就是教书育人的巨大正能量,南菁人做到了,我们酒泉教育人也应该努力去做。

        还有对未来的信心。温家宝总理曾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相信,没有人愿意永远落在后面。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是无数家庭的渴望,更是教育人奋斗的不竭动力。酒泉教育虽然遇到了暂时的寒流,但各级领导正在积极想办法,万千教育者也并没有丧失信心。我们应该“刀刃内向、勇于剖析”,但绝不该妄自菲薄、互相指责,只要大家都能抱定信念、坚持努力,相信必能实现酒泉教育的弯道超车!

        正如同那首摇滚《我们的模样》中所唱:“在我心上,我站立的地方,给我飞翔的力量,把勇气希望都扛在肩上,从没停止过渴望,受过伤,梦想依然的滚烫,追梦路上!”

        在观课的同时,悬挂于教室的名言警句深深吸引了我,遂摘录附后: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爱因斯坦

    学习,不断地追求真理和美,是使我们能永葆青春的活动范围。

    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美国科学家诺曼卡曾斯《人的选择》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陶行知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德国教育家第思多惠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教育家蔡元培

                                                                                                                    (酒泉实验中学    苏爱)

        方法得当  事半功倍

        ——听秦琴老师的政治课有感

        今天早上,听了南菁高中高三年级政治学科组秦琴老师的一节课。按照我以往的做法,高三复习课,就是按部就班地串讲知识点,总创不出新意。但听了秦老师分享课前准备的新闻周刊,对我很有启发。

        一上课,秦老师就用投影展台展示一位学生周末阅读的新闻周刊内容。不仅有新闻热点,重要的是秦老师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将新闻热点内容与所学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求这位学生根据新闻热点的内容设问命题,并写出解答的关键词。在展示作业之前,秦老师会先请该同学说一说热点新闻联系到哪些知识点,怎么联系的,为什么这样联系等。接着,老师一边展示,一边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其中的道理。虽然三位同学中的两位做得不是很好,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但是我觉得这样做确实可以达到多个目的。首先,让学生了解时事热点。新高考题型的命题形式特别注重情境的设置。每一道题都会有特定的情境,考察学生在情境中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考试的情境就是时事热点。其次,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所学课本知识,夯实基础。再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如此长期的练习,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熟悉高考题型和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秦老师不仅要求学生根据热点时事联系所学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根据热点新闻自己命题设问,然后再解答。这种教学方法,在和扬州中学的陈芳教授的交流中得知,她也在运用。经过一轮复习,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二轮复习中采用这种形式,我觉得是合理的,科学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我认真学习和借鉴。

        知识是繁杂的,考试题也是千变万化的,但只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夯实基础,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根本,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这其中不变的就是解题方法和解题能力。

                                                            (酒泉中学  石兴福)

        教育就是一门沟通艺术

        今天是来“南菁”研修学习的第十一天。早晨在经过校园北大楼二楼教室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其中一间教室墙角处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门沟通艺术”,触动了我的思考。教师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作为一名老师,沟通是教育工作的一项必备技能,重视沟通更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910年,在美国,营长对值班的军官说:“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看到,这颗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立即执行营长的命令,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的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连长立即执行值班军官的命令,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军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排长立即执行值班连长的命令,对班长说:“明晚八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最后,班长对士兵说:“在明晚八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无效沟通,轻则闹笑话,重则影响团结和效率,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沟通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结果的成败。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能否恰如其分的与学生沟通,或者说是否能高质量地与学生沟通。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我们经常会看到,同是一位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接受批评的态度很好,有的老师批评他却顶牛,为什么呢?这就是批评的艺术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沟通的艺术问题。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才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哪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的确如此,学生之所以犯某种错误,一定有他的内心的想法或根源,不是平白无故就犯错误的,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犯错误的根源,才能批评到点子上,你批评的语言学生才能接受,否则,一阵暴风骤雨、劈头盖脸的训斥,学生从心灵上接受不了,不顶牛才怪呢。尤其是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更需要沟通的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在老师面前往往存在一种自卑心理,本来就不能与老师心心相印,心灵相通,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心灵沟通,只凭简单粗暴的批评甚至打骂绝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即使他表面上屈服了,但好景不会长久的。

        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学生的“心事”班主任老师“猜不明白”,而班主任老师的“柔情”学生也就“永远不懂”。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不以自我为中心,多为他人考虑,让有效的沟通常伴你我,最终赢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成功的事业。

                                                              (敦煌中学      王桂林)

      11月16日,踏着第一缕晨曦,追随着杨校长的身影,领略了南菁师生的早读风采。三个年级每个班都有老师、有具体内容安排,有的在默写、有的在背诵、还有个别老师在对个别学生谈话、分析试卷,气氛祥和、有序,整个校园沐浴在浓郁的书香之中。接下来,有幸聆听了秦琴、周林松等几位老师的政治课。他们的课很常态、很平实,但让我看到了他们为此付出的心血,感受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智慧引领。

        学科特色鲜明。每节课都有五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文字材料;也有学生整理的学习材料、设问和理解。针对学生准备的材料,有易到难设计了问题,从对材料的感悟到运用学科知识解释、解决问题,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课堂充满了思辨且流畅有序。

        集体备课成效显著。看着庞杂的视频、文字材料和睿智的问题设计,叹服的同时也有点头大。一节课,如此庞大的工作量,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每节课都能如此吗?课后,带着疑问和老师进行了交流。他们的每一个教案都流淌着每一位南菁高中政治教师的心血和智慧,一次一次的讨论,一级一级的传承,一遍一遍的生成、积淀,即凝聚人心,营造了良好的备课、教研氛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形成了共性明显但又各具特色的南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导学案设计极具匠心。整堂课学生都显得异常忙碌,讨论、背诵、翻书查阅、写写画画此起彼伏,活而不乱。在尽情领略的同时也产生了丝丝疑惑,学生在忙啥?是如何做到忙而不乱的?带着疑问,我关注学生的学习,发现他们人手一本导学案。我借阅了一本,导学案内既有基础知识的梳理,又有充满思辨步步深入的情景、问题设置;既有知识的拓展,又有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归纳、总结。导学案内容的充实以及与教案的高度契合,即彰显了老师的精心付出与智慧,也如淙淙流水浸染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乐在其中不断求索。

        一天的学习很辛苦,但收获颇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的思索、探究和实践,努力把在南菁高中的这些感悟内化在自己的教学教研中,不断提升自己以及政治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水平。

                                                                  (油田一中—周建军)

        一堂好课,若甘醴,似琼浆,饮之沁人心脾。

        今天,跟随导师赵海英老师一同走进了她的体育课堂,虽然是一堂常态课,但是学习完之后仍然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今后继续努力改进,从而进一步完善我的教学工作。

        今天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有:前滚翻、蹲踞式起跑、跳远等,形式内容都很新奇、独特,组织的活动也很有特色。充分地展示了赵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课堂中,赵老师把音乐和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带动了整个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学习体育的热情。整个课堂的一大亮点是恰当地使用音乐辅助教学,有的音乐作为练习中的背景音乐使用,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活动氛围;有的在放松活动中使用,使学生感受到身心的舒展和疲劳的缓解。赵老师的课堂构思也非常巧妙,在整个课堂中,巧妙的设计和新颖的创意使我感受颇深,而能有这样优秀得表现完全依靠教师在课前的准备。赵老师在课堂的前期准备中做到了“备教材、备场地、备学生”,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恰恰与我们“重游戏,轻教学”、“重技术,轻心理”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区别,而这种优质的教学课堂正是我以后在课堂教学上努力发展的方向。

        落实课程标准,培养核心素养已经是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今后我一定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研究学习新课标,把新的收获应用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在愉快地氛围中进行舞蹈课程的学习。总之,我一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精益求精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玉门市第一中学    崔婧)

        江苏高中教育整体呈现高位优质均衡,我想应该和江苏的幼、小、初一体化教育,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怎样促进幼、小、初教育内涵一体化发展?江苏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办学模式集团化。在加大投入,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的基础上,采取片区化和集团化办学,努力实现把好学校办到老百姓家门口。根据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把全市教育资源划分为多个片区,实行多校协同、资源整合;片区内学校间骨干教师可以流动,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有序共享;全面提升片区内学校、幼儿园教学管理、教师研修、学生活动、课堂改进、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实现同一片区“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精彩”。

        为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作用,片区内组建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内的学校和幼儿园依据共同的办学理念和章程组建学校共同体,在学校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设施使用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通、合作、共生,进而提升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品牌的影响力。

        教师培养专业化。如何实现城乡教师高质量专业化的发展目标?集团通过“外联内挖”,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和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是以片区化为依托,全面实施联合教研,彻底打破幼、小、初“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片区对各学段的教学、教研实行统一组织,并发挥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等平台的带动作用,遴选学科骨干教师成立跨学段中心教研组,制订联合教研计划。

        二是以集团为依托,同学段之间以优势教研资源为核心,联合组建教研联盟,相关学校分别承担1-2个优势学科的教研任务,为联盟学校提供样板,各学校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共同提高。

        三是开启“专家”培养模式,遴选优秀教师与名校对接,遴选的教师以“专家”身份参与名校活动,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到区域内上公开课和做学术报告。这样提升了教师的信心,加快了名师培养的步伐。

        学生培育一体化。各片区按照“参与主体广泛、活动形式多样、研究内容丰富、彰显学校特色”的工作思路,构建片区学习共同体。以片区为单位,整体规划幼、小、初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幼、小、初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十二年一体化教育模式,实现了学段教育、教学目标、课程计划和考试评价的高度衔接,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的渐进性和连贯性,有效破解幼、小、初教育脱节的问题。

                                                                  (肃州区教研室  黎斌)

                      听课随感

        今天在敔山湾实验学校听课,让我收获良多。

        一是听了导师钱博主任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这节数学课。整体来看,钱主任的课堂实实在在,设计流畅,容量大,注重学生的表达。学生在课堂上看似安安静静,实则思维涌动,在思考与表达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课前,老师安排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在上课铃声响起时停笔,短短两三分钟,老师不巡视、不指导、不明确学生做哪些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完成进度去做,给了学生自由安排的权利,锻炼了学生的自律自主性。钱主任还重视题目算法多样化,一道题目,三种解法,既有算术方法,又有方程解法,学生掌握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在解答过程中,钱主任很重视细节,如解题过程要完整、解方程写解、写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加括号等等。学生起初不积极发言,待到课堂后半程,因为都已经学会,所以大家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板演,效果很好。

        二是听了一节创新班的思维拓展课。为了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敔山湾实验学校的六年级学生根据五年级考试成绩排名,每班取前5名学生组成创新班进行思维拓展。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一段时间后,任课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重新排名,确定下一阶段创新培养对象。这样做,解决了吃大锅饭时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也为学校初中部培养了拔尖学生。这样的方法,九年一贯制、小学平行班较多的学校值得借鉴。

        通过今天两节课的学习,我更加意识到,数学课堂强基础、重技能、拓方法的教学导向的必要性,今后我将继续深入实践,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酒泉育才学校    周荣)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瓶颈,有时觉得单一的教学活动非常枯燥,面对每三年就要重复教一遍的教材知识和课文,有时会觉得程式化没有新意。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这值得我们研究。

      11月16日,我参加了敔山湾实验学校八年级备课组的教研活动。近距离参与其中,了解同一备课组的四位老师共同研讨本周的教学活动过程,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俗话说:“一人智短,众人智长。”这样集思广益,合作共赢的教研模式,正是教学保持活力的重要方法。

        敔山湾实验学校的备课组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在活动中,首先老师们要制定本周的教学计划,每一天要上什么课,组内每一位老师必须要保持进度一致。其次每一位老师选择本周教学内容当中的一篇课文进行重难点的梳理,然后组内成员共同补充修正。接下来老师们共同商讨本周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确保每一个班的作业量完全一致。这样的教研活动集合了组内每一位老师的智慧,有经验的教师把握重点难点,年轻的教师提供创意和新观点,互相提点,相互弥补。确保了大家所备的课,每一篇都是经典;布置的作业,每一项都指向明确。这就是敔山湾实验学校建校七年迅速崛起的秘诀。

        好的教研活动,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取的,一节课要经过大家的梳理,修改,加工,总结,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而这个过程也是教师们不断熟悉文本,研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过程。统一教学进度和作业,使得老师不能通过加课和增加作业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那么想要好的成绩,教师就必须深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教研活动也可以激发教师们的研究热情,将自己的论文和课题研究方向回归到教育教学的主体上来。为什么敔山湾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可以毫无保留的向同行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呢?我想,除了大家本着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奖励机制不重个人而重集体。好的备课组教研组人人会得到奖励,而一个人再优秀,不为学科组共同发展出力,也得不到奖励。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这样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提高了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高速发展。

        一名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研活动中去,不停的思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得到动态的持续的良性发展。

                                                                    (酒泉二中  张阿蕾)

        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有幸成为南菁跟岗学员,一次次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让我深以为然。酒泉骨干教师跟岗研修班第四期学员有来自县教研室的主任,学校的书记、副校长,以及学校教务处、德育处的主任,还有普通教师等,他们一个个都不甘落后。白天听课、听讲座学习,下午六点钟开始晚自习,一直会持续四个多小时。她们时而静心反思总结,时而研讨交流,时而互相指导探究,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特别是轮到负责编辑简报时,该组学员的学习会持续到夜晚十一点多。带队殷老师一直在全程指导,陪伴着我们,总想把江南名校好的做法和思考整理凝练,带回去指导我们酒泉的教育教学。

          今天下午我随初中团队参加了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教研活动。在备课活动中,四位老师集思广益全方位讨论了本周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敔山湾实验学校教研活动的缩影,从中我看到了一群无私、务实、敬业的老师,她们用集体的智慧为学校的发展不懈努力,相信有这样的团队,学校的名气远不止现在。

        参与敔山湾学校备课组活动,我感受到了教研组长的至关重要作用。教研组长是活动的主心骨、引路人,教研组长必须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大家才会认可和支持她的工作,才有亲切融洽、坦诚不公的交流,才能保障整个活动在有序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身临其中我还感受到了备课工作在细微处的魅力。备课组老师讨论了一周每天的教学内容、作业、早读及自主学习内容,梳理了相关课文内容,还对下周备课做好安排。总之涵盖了教学工作的各方面。尤其是作业布置的细致程度让人惊讶。老师们根据对每一天的课堂教学都要做细致的安排。备课组分工明确、有人在做细致的记载,由专人负责每天将教学内容布置在小黑板上,精细到词语抄几遍、句子写多长、默写内容的编订、这样细小的内容都依次讨论,将日常工作做了合理、全面、科学、精准的安排,为我们今后有的放矢的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方法。

        系列作文的设计更是值得我借鉴和学习。备课活动中关于周末作业的布置,一位老师提出完成600字的随笔,另一位老师另辟蹊径,他觉得随笔太宽泛了,做系列作文会更好些,3次同一主题下不同要求的写作,让学生带着任务完成,就这样老师们集思广益,为一周的教学做了最全面扎实的准备。敔山湾的备课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真碰撞,有争议、有磨合,可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每天的学习虽很辛苦,但学有所获。我会尽最大努力吮吸这里的精华。让所学所思所得的点滴收获,指导着我,在教育这条路上走的更从容。

                                                                (酒泉北苑学校    肖文英)

          一次突然的集体备课

        今天,在敔山湾实验学校听课。当我听完课,准备离开时,几名物理老师在商讨第二天的课。不曾想,老师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我的指导老师,也是物理教研组组长,马上召集大家,进行了备课研讨。让我体验了一次突然的集体备课,感触颇多。

        备课一开始,四位物理老师各自叙述自己的想法,将自己感觉好的方面和大家分享。最后,教研组梳理了各个环节,进行了整合,选用大家一致认为好的方法,取长补短,一节优质课很快就备完了。两位年轻的老师,开始准备教案和课件。

        首先,资源共享,凝聚集体智慧。各位老师在分享时,毫无保留,把自己的好的资源展示给大家,让年轻的老师先讲,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其次,节省时间,减轻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从本次备课可以看出,大家很自然的坐在一起,讨论气氛热烈,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集体研讨,二十分钟就解决了问题。再次让我体验到了“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的含义。

        再次,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青年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我才理解,为什么敔山湾实验学校和南菁高级中学有许多年轻的正高级教师。这样的集体备课,让他们的青年教师在专业方面迅速成长。

        回到我所在的学校后,我一定要向学校建议,让同年级,同科目的老师在一起办公,发挥集体智慧,让备课随时随地的发生,让我们在一起走的更远。

                                                              (金塔县第三中学  党建军)

            由一份试卷引发的思考

        今日在敔山湾实验学校跟岗研修中,我走进了三年级一间教室,观摩了一位教师进行的该班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课。担任同学段同学科教学的我出于好奇,与老师攀谈间拿起试卷认真阅读了一番,发现东西部学校的试卷考查方向和方式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同样是期中知识检测,敔山湾实验学校的试卷不论是基础知识、题型考查还是阅读理解,都明显要难于我校的测试卷。

        我校倡导淡化考试,尤其期中监测,主要针对前半学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做出反馈,以期达到查漏补缺,及时对后半期教学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基于这个目的,试卷会以基础知识为重,兼顾理解应用。考查范围除阅读理解以外,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来自于书本。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只要在考前通过强化训练,多数学生都会考取满意的分数,班级均分达到90分以上不成问题,大部分学生之间拉不开真正的差距。

        但是敔山湾小学的语文试卷整体特点是题量大、题型活、重阅读、重思考,充分凸显了江南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从细节着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前瞻性。

        具体以三年级试卷题型为例,除了看拼音写词语,我们的基础知识基本是给多音字标注或选择正确读音、形近字组词、词语搭配、补充成语,仿写句子等类型进行考查。但敔山湾学校三年级对这些类型的题目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阅读并按要求选出选项中全部正确的、有错误的、有语病的、修辞手法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这样的题型学生首先要反复阅读,甄别判断,以此考查其答题细致程度;其次还要求学生知识掌握扎实牢固,对相近、易混的知识点得认真比对,抗拒干扰做出正确判断,考查其思辨能力。选择题的考查方式对初高中学生来讲也是容易失分的题目,敔山湾实验学校却从小学中年级起就对这类题型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标注关键词,提炼答题方法技巧的能力,长此以往,怎不会技高一筹?

        此份试卷还有一大亮点值得关注——重视阅读能力的考查。阅读分为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必读名著,三大板块共占试卷分值33分。不论课内、课外的阅读,读后习题均以发展学生综合思考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着力点。例如:“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补写短文中空白内容”,其实是要考查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写出相应比喻句,比我们常见的单纯仿写比喻句又提升了一个高度;“由‘丰收’一词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考查了描写秋天成语的积累;“由文中描写的美好秋景想到了诗人苏轼的哪一句诗”,把单纯的古诗背诵化为了应用理解的考查。必读名著考查更是江阴市教育局提倡学生海量阅读,浸润经典的直接体现。每学期教育局都会给各校下发学段必读书目,要求学生自读与共读相结合,内化感悟和交流共享并举,所有学段均会把经典名著考查纳入期中、期末检测中,以此为动力促进师生把课外阅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透过试卷更让我深刻感知到敔山湾实验学校重学生能力发展,重知识迁移的前瞻性,同时也愈发感到前途漫漫,肩头责任沉沉……

                                                        (酒泉师范附属小学  何丽娟)

          一堂高效语文课带给我的反思

        敔山湾实验学校徐晓伟老师今天早晨执教的《麻雀》第一课时,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课堂的基本流程是:认定单元读、写目标,导入新课;认读生字(易错易混字强调书写);用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自读课文,划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出大意;归纳,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品读精彩语段。课堂呈现出快、密、实的特点。

        课堂节奏快。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已经解决了文章阅读的大部分教学任务,包括字词识记、整体感知、语段赏析等。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只花了很少的时间,很快地过渡到对文章感知、理解、品读的环节。因为在其他环节上没有拖泥带水,所以教学重点显得很突出,并且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和感悟。

        知识分布密。本堂课节奏快,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基础知识的教学,比如“搏”“奈”“齿”三个易错字的强调;“扎煞”“拯救”“掩护”“无可奈何”等词语的理解;比喻句“一只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的赏析等等。课堂密而不乱,快而不疏,既有快节奏又有大容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语用训练实。本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在本堂课,教师在教学中针对阅读重点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问题:一是找一找文中有哪几个角色,想想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是读词语,说说哪些词语是写猎狗的,哪些是写小麻雀的,哪些是写老麻雀的?三是看看课文围绕三个角色写了什么事?四是在文中找出起因、经过、结果,并概括文章的大意。五是归纳怎样才能把事情写清楚。要把事情写清楚,就是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前面四个教学问题的设计,为最后的归纳作了充分的铺垫,因此水到渠成,没有任何障碍。

        本堂课带给我两点启发。

        第一,精讲多练一定要落实到每一堂课上。本堂课教师的讲解很少,更多的是引导、启发、调动和组织,知识生成自然,没有斧凿痕迹。特别可贵的是,课堂上练什么,老师了然于胸,游刃有余。这恰恰是好多语文课堂上欠缺的。因为训练点不清楚或者不准确,在非重点的地方浪费了时间,因此课堂往往低效。

        第二,研读课标和教材是先苦后甜的差事。研读课标和教材枯燥无味,因此多数教师不愿意在这上面下大功夫。但是一时的清闲,带来的却是长时间的无谓消耗和低效劳作——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永远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差距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不到位,长年累月地在核心之外游离。如果我们能静得下心来,受得了一时之苦,带来的就是长时间的受益。徐晓伟老师的这堂课,重点和训练点把握得那么准确,自然是反复研读课标和教材的结果。不得不令我深思。

                                                            (玉门市第二小学  李举霄)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朝阳,我们一行数人再次来到了敔山湾实验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活动,想一窥这所学校取得骄人成绩的秘诀。通过听评课、我了解了学情,看到了和我们学生一样爱玩爱闹、厚此薄彼的学习态度、也明白了道德与法制课的处境、更清楚了身上的责任和担子!

        通过与张老师一节课的促膝长谈,我们一致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学好道德与法制良好的习惯与正确的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做到以下“六会”:

        会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前阅读教材,用双色笔勾画重点和难点,将所学知识了然于心。将要学习的知识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归类,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

        会听讲。要通过听老师的讲授抓住知识要点,把重点、难点、易疏忽点、易混淆点、关键字等在课本上标记,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这些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会提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学活、学透,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会巩固。“温故而知新”。每学完一单元、一课、一框内容,都应及时地进行复习和巩固,要结合教材和笔记,理清知识脉络,“连点成线、结线成网”,梳理思维导图,加深理解。

        会背诵。要学会划繁为简,将重难点知识缩减为关键字词或者是口诀、顺口溜等对其进行高效记忆,考试时再将其进行拓展。

        会答题。“万变不离其宗”。要尝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答题模式以不变应万变。除此之外还要强调“题读五遍、其意自现”原则,在平时就训练学生把一种问法换成多种问法。

        当然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生命和灵魂,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还需要老师注意把重大新闻时事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联系实际、联系日常生活、引导学会多层面、多角度用教材知识对新闻进行全面分析,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知识系统整合的能力。

        总之,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用心学习,就能学好道德与法治课,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领略到学习的乐趣。

                                                        (玉门市第三中学        陈天波)

        初冬,收获的季节。迎着朝阳,酒泉市第四期骨干教师研修班初中小学组老师赴敔山湾实验学校跟岗学习。

        敔山湾实验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敔山新城,教学楼设计灵动整洁大方,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是一所年轻充满活力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敔山湾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师法自然合群乐思知行合一”;培养目标是“尊重自我、发现自我、成就自我,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办学特色是“自主化、生态化、精品化、国际化”。

        走入课堂,观摩了方雯老师的公开课《世界的气候》,听后有以下几点心得:

      1.导入设计有新意。我们学习有用的地理,身边的地理,这一点尤为突出。如利用今天的天气情况导入,学生口述,再找一生板演,这样既引入了新课,又巩固了旧知,还培养了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多样化。能将图、文、声、像等各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辅助师生的教与学,完成了特定的教学任务,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3.课堂主体鲜明化。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发言积极,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充分展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理念。

      4.面向全体重素质。重点知识和技能通过情景创设,理解点拨到位,并有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和强化,符合教学规律。提问具有思维含量和针对性,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

        通过几天的参观听课,敔山湾实验学校的师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惊喜与震撼,撞击了我们固有的认识,仿佛打开了一扇窗,启迪我们去思考,激励我们去改变……

                                                                    (阿克塞县中学  王国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天的跟岗学习,我努力在南菁师生身上找寻答案。

        一、发挥团队优势,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兴趣需求。南菁高级中学和敔山湾实验学校初中部都采用的是团队作战集体备课的方式。每个年级成立备课组,一起研课、磨课、制作课件,资源共享,看不见手写的纸质教案,看见的是环节清晰,有基础题型、有拔高题型的成熟课件。年级课程进度一致,一人有事,他人替补,学校有了一套成熟的备课制度。孩子们课堂上兴奋的表现,深入的思考,准确的回答,出色地完成拔高题型,令我惊叹南菁学子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课前充足准备,高效率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兴趣盎然。南菁老师知道,课前不下足功夫,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学效果出不来,课内损失,课外弥补是没有机会的。学校不会留给老师时间弥补损失,学校制度明文规定不允许老师全班补课,只提倡老师个性化辅导。严苛的制度倒逼着老师们追求高效率,必须在备课上绞尽脑汁,奇思妙想取绝招。听了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李伟老师做的《新高考、新高三、新策略》专题讲座,我感受到,李伟老师对学科知识点细致入微的梳理,对高考热点、考点的准确把握,使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变成了学生喜爱有加的兴趣课。李现宝老师在《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专题辅导中提到,他找寻有趣的动画片、抖音、小结口诀、自编儿歌,巧设情景将知识生活化。他幽默风趣、巧妙结合社会热点、身边活动,把难学、难懂的内容化繁为简,只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点子尽管想,手段花样出,真令我佩服。

        三、注重发散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做最有吸引力的学科老师。敔山湾实验学校数学老师的课堂普遍环节清楚,直奔主题,能让学生动手做的,老师绝不代替;一题多解时,层层设问,意见出现分歧,分类讨论,归纳总结。例如,周老师讲授的解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让学生按要求编方程引课,抛开书本题目,以学生编的各类方程为内容,不断发问,引导学生不断探究,有思考,有启发,有总结。为建立整体代换思想,周老师前后12次提问,让学生深入探讨,分类总结,老师概括提炼,画龙点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准确的语言表达,典型的例题,高效的课堂,这样的老师怎能不成为最有吸引力学科老师呢?

        引领老师注重培养孩子兴趣,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大幅提高。

                                                                                              (敦煌市教育局教研室  孔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酒泉骨干教师“南菁”跟岗研修(第四期)简报(7)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uf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