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什么时间欠的?又具体欠了多少?利息和本金又已然累加到了多少?
我猜,也许你早就已经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了吧。
可为什么,别人欠了你多少,比如欠了你一个人情,或是一笔钱财,你却能记得一清二楚呢?
如此说来,这是否足以证明,我们真的对自己太过于宽容了呢?
曾经的你明明暗暗下过决心,要好好学习,也偷偷的与自己约定,要把尽可能多的心力用在自己的成长上面,可好像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背离对自己的承诺。
一本好书,放在那里,迟迟没有翻开,也许,它早就被你抛到了九霄云外。仔细想来,也许你会觉得多读几页书,少读几页书,似乎对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影响呢。说的再直白一点,在你眼里,即便别人再怎么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再怎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抵不过你的内心看法——哎呀,这么多年不读书,我不还是一样好好的,一样有吃有喝的嘛!
相比阅读,你的手机,或者说的再具体一点,你手机的电量,却是你时时刻刻惦记的一件事。很可能,一旦你的手机电量不足50%,你就会焦虑,你就想赶紧给自己的手机充上电。
至于,大脑充电与否嘛,管它呢,充不充电不一样用嘛,即便晚上熬夜熬到很晚很晚,也不会耽误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对于大脑是否要及时充电,甚至要时时刻刻充电,你一点也不慌,一点也不会焦虑。
这似乎是我能想到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最经典的例子了。
可若是我们观察现实,观察我们的周遭,甚至观察我们自己。似乎这事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嘛,因为,张三如此,李四如此,自己嘛,好像也是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65956/bc06efb9c8d5c436.jpg)
再过些天,就到了一年一度的阖家团圆的节日——春节。而每每春节期间,大家也都少不了走亲访友,若是在这时,你留心观察的话,便会发现,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的多是什么,去哪里玩耍?哪部电影、电视剧好看?某位明星的近况?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什么学校?或是在哪里工作?赚了多少钱等等,诸如此类,看似挺重要,实则都是些鸡毛蒜皮的话题。
可如果这时,你和某位远方亲戚聊起来最近你新学的一个技能,近来你读到了一本让你醍醐灌顶的书籍,亦或是你遇到了一位督促你学习,带领你致富的老师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我想,对方多半会认为你有病,或是认为你在显摆。
总之,人家总是感觉不得劲。
这不禁让我纳闷,为什么后者看起来这么的正能量,这么的积极进取,却看起来像是另类呢?
实话实说,我真的巴不得别人能告诉我一个提高工作和学习的小技能呢?可是,直到目前为止,每逢过年过节期间,这样的情景,我一次也没有遇到过,甚至,我就连听说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也许,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前者,早就习惯了那种让人不断沉沦的环境了吧。
可能会有小伙伴说,“哎呀,过年不聊点有趣的事,多无聊呀。原本,过年过节的时候,就是放松的时候,若是这个时候还要聊赚钱,聊学习,多累啊。”
我大概可以猜出来,说出这番话的小伙伴,打心里就认为赚钱和学习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以至于,当他们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常常会伴有不佳的心情。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反正,我是不会认同此观点的。
我还依稀记得,两年前,大抵也是快要过年的时候,我学会了双拼打字法,一个比全拼打字效率高的打字方法。这个小技能的学习,让我亲历了一个技能从刚开始的笨拙,到后来的熟练,再到如今的全凭下意识。而自小就是学渣的我,打心底的认为,这个技能真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而我也清楚的记得,当我欣喜的把这一技能告诉身边的小伙伴时,他们先是表现出了小小的惊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可能,他们打心里觉得这个技能根本就不值得学习吧。他们可能觉得全拼打字法,已经足够应付日常所需了,以至于,他们会通过询问,进而说服自己——为什么还要费劲心力的去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呢?嗯,真的不需要。
我不禁想说,当我能用双拼打字法打字之后,再回去用全拼打字,真的感觉很慢,很低效率。
大抵,我的效率他们无法体会,他们的不情不愿,我也无法体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