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
《幸福课》4-3顺从人性

《幸福课》4-3顺从人性

作者: 心情1985 | 来源:发表于2017-09-27 10:42 被阅读0次

    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还是不可改变的呢?人性是有局限性的,还是可以无限发展的呢?

    人性可变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可以被完善的。西方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托马斯杰斐逊、卢梭、萧伯纳、德沃金等。哲学家本杰明·贡斯当说:“命运召唤我们进行自我完善。”我们有解决人性中缺陷的办法,关键在于人想不想去改变。而政治机构、教育机构、心理学体系、哲学体系都有责任来改善人性,让人性变得更好。

    人性不可变:人性有局限性。有一些本能,一些欲望是人固有的,永恒的,无法改变的。人有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的缺点,对于这些缺陷,我们只能接受。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斯密尔顿、亚当斯密等。哲学家培根说,人性源于自然而必须被遵守,我们对此无可奈何。政治机构,教育机构,哲学,心理学都只能接受人性中的缺陷,然后再向好的方向加以引导。

    对人性的不同理解,会在最根本的层次上影响我们的心理。《幸福课》的老师Tal的观点是人性是不可变的。与生而来的人类本性,不管是有神论的上天赐予的,还是无神论的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积累的,都不会在我们过于短暂的一生中改变。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它是固定的。不管好坏,我们都要接受它。我们能做的就是首先通过科学研究、通过内省来理解它,然后想办法引导它,帮助我们找到快乐,幸福和长久的成功。


    准许自己为人

    一天,一个学生对Tal说:“我宿舍的两个同学都选了你的课,现在你可要当心了”,Tal说:“当心什么?”,学生说:“因为如果我见到你不快乐,我会告诉他们。”

    第二天,Tal在课堂上说:“我最不希望的事就是你们以为我总是很快乐,或者学完这个学期后,你们希望自己会一直快乐。”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没有悲伤,一种是精神病人,另一种是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如果你能体会到快乐和痛苦、焦虑、恐惧、愤怒,那太好了,因为这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积极心理学从不要求人一直保持快乐。准许自己为人,我们有体会痛苦的自由和权利。

    呱呱坠地,每个人都准许自己为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自然的经历着情绪上的起起伏伏。后来,经常听到的话就是“你别哭”,“好孩子不哭”,“希望你以后快乐”,“开心就好”,于是我们学会了痛苦是不好的,快乐是好的。拒绝接受痛苦,因为爸爸妈妈要求我们快乐。再后来,我们明白了什么是“面子”,在意他人的评价,于是,我们放弃了“准许自己为人”的自然法则。


    遵从人性

    我们与生俱来的一些本能,一些欲望是会伴随我们一生,不会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它,然后引导它。打个比方,人的本性就好像是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好坏,只能遵守。

    一个工程师要设计一架飞机,觉得重力实在是件太麻烦的事情,不考虑万有引力,那么他设计出来的飞机一定飞不起来,因为他没有遵守物理界的规则。人性也是这样,不遵从于人性,就会付出心理上的沉重的代价。

    如果没有重力,我们上楼就不会那么费劲儿,拎东西就不会觉得沉,所以万有引力定律是坏的。不是这样的。没有重力,就没有足球,篮球,各种我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都是建立在万有引力的规则之上的。

    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好坏,遵从它的规则,在最大的范围内利用它,就有了高楼,飞机,轮船,有了我们现在的便捷生活。人性也是这样,遵从它,然后尽可能的利用它,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再打一个比方,人性就好像水一样。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都依赖于水,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幼发拉底河流域。水孕育了我们,但是水也是无情的,全世界每一个民族的传说里都记录了大洪水和人们的恐惧。人性也是这样,有它的两面性。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黄河泛滥,百姓苦不堪言。禹的父亲鲧修河堤,堵,但是水却越来越高,历时九年也不能平息洪水。禹疏通,引导,黄河不再泛滥,最终造福百姓。

    当我们压抑一种自然现象时,这种现象只会加强。比方说,考试前越想着不紧张就越紧张。比方说,在接下来的十秒钟时间里,不要想大象。长着两只大耳朵,特别长鼻子的那个动物,大家都明白,一定不要想大象。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想到了大象,赶都赶不走是不是?

    痛苦的情绪也是一样,越压抑,越不接受,这些痛苦就会越强烈,越持久。接受这些悲伤,痛苦,让它在你的身上自由的流淌,遵从人性,才会最终找到幸福。


    大骗局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让这些压抑的情绪表达出来吗?答案经常是否定的。朋友们问:“你好吗?”的时候,我们回答什么呢,“很好呀”。于是这句“很好呀”传递下去,一片欣欣向荣,每个人都生活在美好之中,编织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大骗局。年年上升的抑郁率,自杀率才是铁的事实。

    为什么不敢讲真话呢?因为别人都过的很好,我当然不能做那个特殊的人。

    不敢向人去表达心中的苦,痛苦像洪水一样不断积累,当心中的苦高过堤坝泛滥的时候,我们最终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抑郁。不能自由表达心中所想的文化气氛,是整个社会抑郁率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并不是对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场合都要表达真实的自己,我们当然会寒暄,会客套。但是要留给自己一个空间,可以是与一两个知心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独处写日记时,让真实的情感流淌出来。

    提醒一下有发呆习惯,爱生闷气的朋友们,科学研究表明,沉思不会帮助人们走出痛苦,向他人倾诉,或者如果不想告诉别人,在纸上写出来才会真正帮助一个人更快的走出痛苦。

    遵从于人的本性,学会面对真实的自己,找到一个无条件接受自己任何情绪的空间,是寻找幸福的路上意义重大的一步。


    区分情感、行为和认知

    “我很抑郁,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接受人的本性,我的抑郁状态,就这样吧。”这是屈从于人性,跟我这里想表达的遵从人性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生态度。顺从人性,而不是屈从于人性,屈从是被动,遵从是主动的。

    如何主动接受人性呢?那就是理解有些事情我无法改变,但有些事情我有能力而且应该去改变,区分情绪和行为,认知。遵从人性,指的是无条件的接受我们任何情绪,但是不包括行为和认知。

    喜怒哀惧爱恶欲,人生七情。每一个人都体会过这些感情中的任何一种,谁都嫉妒过别人,谁都生过气,谁都害怕过,这是人性中自然的一部分。嫉妒,焦虑,痛苦这些感受,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就像水一样没有好坏之分,要无条件接受我们的任何情绪。

    无法改变是人的本性,是我们的感受,可以改变的是情绪之后的行为,区分这一点至关重要。

    无条件的接受愤怒,嫉妒,但是并不意味着我是这些情绪的奴隶,接下来的行为需要屈从于这些情绪。相反,应该选择符合道德的行为来对待我们的朋友,家人和陌生人。遵从人性后,引导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它来帮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做一个主动接受者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与最不快乐的人之间的区别不是一个人能感觉到痛苦,悲伤,愤怒,焦虑,抑郁,而另一个人感受不到这些。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样会感受到这些情绪,因为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他们能以多快的速度从痛苦的情绪中恢复出来,也就是你的心理免疫系统有多强大。而如果顺从人性,做一个主动接受者,就会增强人的心理免疫系统。一个主动接受者是这个样子的:

    请给我安详,接纳我不能改变的事物。

    请给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东西。

    请给我智慧,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这是深深影响了西方世界的,生活在两千年之前的爱比克泰德的哲学思想,由雷茵霍尔德·尼布尔改成了祷告文,现在已经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讲一个我自己的小例子。写文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写完的文章被拒稿,没有人看,我感到很伤心,这个伤心就是我的情绪。如果这件事情放在5年前,我会伤心好几天,好几天之后才会再接着写。

    这件事情发生在昨天,我是怎样处理的呢?首先,伤心是我的情绪,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是我无法改变的事,无条件的接受。我不会告诉自己,不要伤心。然后我会采取行动,努力和行动是我可以改变的事情。行动的结果就是我今天的这篇文章。

    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来,相比5年前,我伤心的时间减少了很多,从痛苦中走出来的速度提高了很多。所以,我比5年前过的幸福了很多。

    准许自己为人,顺从人性是人生健康的重要支柱之一。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准许自己为人,准许他人为人,这个世界会有多么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课》4-3顺从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ye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