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篇》: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需要的是陪伴与理解
为人父母,就是要引导下一代,宽恕上一代。
农村教育孩子有句俗话: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好人。
我们这边一直流传一个故事,有个孩子长大后特别有出息,可是他却不认父母,父亲问他要钱,他回了一封信,其实是一幅画。画上有个孩子,被吊在树上,父亲拿着鞭子抽。
小的时候,我妈也是经常打我,而且经常念叨那句棍棒之下出好人,总之一句话,打你也是为了你好。我以前特别不理解,看书上很多的育儿方法都是跟孩子讲道理,跟孩子做朋友,他会懂事听话的,现在我有孩子以后才理解,为什么会打。
管不住孩子,大人只能用武力解决,你打得过他,能把他打痛,皮肉受到威胁时,孩子只有妥协。他的妥协是服输吗?不是的,只是暂且的躲避,孩子可聪明了,你不给他把道理讲清楚,不给他做好行为示范,那就必定还会再犯。
以前那个年代,可能并没有什么育儿方法,生下来,养活,大的带小的,帮家里做农活,便是好的传承。读书,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一种渴望。
后来,年代慢慢好了,可以读书识字,后来衍生出很多育儿方法和道理,现代人更注重于孩子的教育,正是因为曾经我们吃过苦,所以再也不希望孩子遭同样的罪。
有孩子之后,我看过很多关于育儿的书,大多都是讲理论,给你讲个故事,告诉你孩子需要这样教,跟他说话需要这样说,与孩子同频,陪伴孩子,可是具体怎么做?因为你的孩子不可能按照书上的方式成长,遇到的事情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你该怎么对待?
最近看的这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篇》,是资深生命教练、演说家克里斯多福·孟继《亲密关系》后的全新力作,本书会教你成为情绪成熟的“智慧型父母”,书中例举13条“十分钟奇迹”的练习,是一本育儿的指导练习册。
书中的理念:建立情感连接,鼓励孩子,智慧的引导,有爱的管教,玩乐和幽默。类似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里的教育思维,用爱灌溉孩子,同他们一起成长。二者的共同点是怎么陪伴孩子。而陪伴中最多的问题是怎么管教孩子,怎么对待孩子犯错和如何面对孩子的缺点。
一、孩子犯错该怎么对待?
正常情况下,孩子犯错时,大人会比较难控制自己的脾气,可能会大吼大叫,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为什么还是这样?暴躁的情绪一下窜到天堂盖,不收拾下孩子不能平愤怒。其实问题是生命中的常态,发火是没有用的。
你想改变他,纠正他,大概是很难的。孩子一旦犯错,家长好像只会无限放大,并不会见好就收。为什么孩子会反着来呢?因为你不问他的感受。
比如孩子还小的时候,喜欢打人,扔东西,家长看到后大概都会说跟孩子说,你不能这样做,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你再这样我会打你。很少有家长会寻根究底他为什么会打人,为什么会扔东西。
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也并一定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是单独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他们的行为动作,你不需要事事了解,大体发展方向掌握就好。正面管教,善意的提醒,而不是时刻吼叫。不是教训孩子,是共同学习。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给他什么,他就画什么。
养育孩子的过程像种植一颗树,小的时候难免会经历风吹雨打,歪了,你得扶正,你得给他生命的营养,你要给他正确的引导,保证他能茁壮成长。
我们对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事只有两个选择:接受或拒绝。所以在他犯错时,你需要询问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真正体会他的感受,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建立情感的连接。
二、对待孩子的缺点应该怎么办?坏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昨天跟朋友聚会,我带着孩子去的。吃完饭后在江边散步,很久不见的朋友,所以就很想跟他们聊聊天。但是孩子在一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如果不搭理他,或者回答慢一点,他就会哭闹。我总结为是他的缺点,小气,他经常是这样,不许我跟别人说话,要一心一意跟他聊天。
跟他讲道理,他不听,他只会说:妈妈,我不是你生的,你生了我为什么不和我说话,要和别人说话?可能在他眼里,我是他妈妈,应该围着他一个人转。我不能生气打他,因为他是在乎我啊。
寻根究底发现他就是太无聊,如果有小朋友在身边的话,他肯定会跟小朋友玩,可是这里只有妈妈,所以就会缠着妈妈。缺乏安全感,如果妈妈跟别人说话肯定是不在乎他了。
那这些缺点是怎么来的?肯定是平时陪伴较少,对他的关心较少,导致他觉得妈妈就该是他一个人的,不能分享。
孩子常见的坏习惯还有看电视,打游戏,普遍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有问题,首先要想解决自身的问题。先了解自己,再观察孩子。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你需要跟孩子说什么?做什么?
经过这样一思考,是不是觉得跟自己有很大关系。你跟孩子讲看电视打游戏对眼睛不好,但是他还是会玩。因为有乐趣,因为父母也会玩,潜移默化,有样学样,怪谁呢?
你能做的就是,放下手机,每天花十分钟时间陪伴他,倾听孩子的内心。
三、我们做这些练习是为了什么?
为了自己,为了帮我们成长,更好的与孩子相处。
孩子是家长生命的延续,所以很多家长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曾经听过一个笑话,笨鸟先飞,有一种笨鸟不飞,下个蛋,让小鸟去飞。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思维,但是他们不自知。因为他们会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让孩子去学习,让孩子按照他们划出的轨迹发展。
在此,你需要清楚的是,你想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你的希望是什么?
很多时候,大家都说希望孩子健康快乐长大,可是孩子健康快乐的时候,你又会想得到更多,看到别人家孩子成绩好,优秀,懂礼貌,总之千万种攀比心理,让你怎么都淡定不下来。
然后你会想,一定要逼着他做点什么才好,一旦你产生控制欲,孩子就会与你背道而驰。如果你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不理解你的付出,你就想想,你的父母是怎么对待你的。历史总是有几分惊人的相似。
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心态:只要是自发给予,自然会收获良多。
总结:《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篇》分为故事和练习两部分。故事类是作者多年来的职业生涯中所遇案主的陈述和提问,很多提问与我不谋而合。与我们相似的问题中,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当然后面的练习是解决方案。这是不同于以往育儿知识书的地方,他不仅告诉你问题是怎么来的,也告诉问题该怎么去解决。
最后引用书里的句子: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做父母,这份工作考核的重点在于亲子关系的相处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