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上经常报道的“老人摔倒了、无人扶”,可能有不少人还亲身经历过这种糟心事儿。
一般来说,这种事情通常是这样发生的。
一位身体孱弱的老人,在路上行走时,突然身体不行了,摔倒在地,怎么也爬不起来,亟需路过的人伸出援手。此时,在他身边要不就是一群人围着看,但是就是没人伸出援手;要不更惨,来往的路人是络绎不绝,但是大家就是不管他,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一般这种新闻出来之后,网上就会有很多喜欢站在道德高地的人,开始各种指责,说这些旁观者铁石心肠,个个冷酷无情,甚至上升到国民性的问题,说这个中国人麻木不仁,喜欢当看客。
这种谴责看似慷慨激昂,但是仔细一想,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这种现象,绝对不是我们中国的特有国情。全世界,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光天化日之下,就发生了这么一场凶杀案:杀人犯在最后一刀结束受害者的求救声之前,就在街上追逐、袭击了对方三次,这个过程长达35分钟。不可思议的是,她的38个邻居从自己窗户的安全之处观看了谋杀的全过程,却没有一个人费举手之劳报警。所以你要是说这个就是素质问题、道德问题、国民性问题,那难道全世界人民,都是一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关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呢?按照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这本书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叫做“多元无知效应”。作者就提到: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而不是自己主动做些什么。所以,有时,处于紧急、危险状况的人没有获救,恰好是因为有太多旁观者在场。由于旁观者互相不了解状况,人数众多,责任分摊,人人都想着其他人会帮忙,结果就是没有人帮忙。
就拿我们前面举的老人摔倒无人扶的案例来说,当面对老人摔倒时,第一个路人想的可能是其他人会扶老人,自己便没有扶。第二个路人看到第一个路人走了,他可能会以为情况不紧急,也走开了。第三个路人会想为什么别人不扶呢,肯定是老人没事,或者老人是碰瓷的,所以他也走了。后面的路人也是类似的心态。你看,帮助老人的责任分摊了,大家都想着别人会去做的,自己就不需要去了,结果悲剧就这样酿成了。
由于情况不明,人们会很自然地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加以判断。但大家都忽视了其他人也不了解状况,也在看旁人的反应,所以,在每一个人的眼里,每一个人都是泰然自若的,都不打算采取行动。由此,人们会认为事情并不紧急,无需采取行动。
《影响力》这本书还提到,如果你身处困境,相比一群陌生人在场,一个陌生人在场,获救的几率反而会大一些。因为这个陌生人一看:哎呀,不得了,这里有人遇到困难了,我现在不帮忙,就没人能帮忙,那他可能就危险了。
讲了这么多,这个多元无知效应,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很简单,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心理”。绝大多数人啊,都会有一种心态,那就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一般错不了”。尤其是处于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情形时,我们更会从众。比如,有两家火锅店,我们无法抉择去吃哪家,便会看看哪一家人多。人气旺的店,通常意味着更好吃。
大多数时候,很多人都选择的事,的确,这个出错较少。但这并不代表从众永远都是对的。多元无知效应就是从众心理的一个恶果。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就开始紧张了:这个怎么办,既然大家都有这种心态,那当我成为了紧急事件的当事人,岂不是没救了?
别害怕,多元无知效应并非不可破解。
当我们自身处于紧急状况时,要想旁观者出手相助,就必须减少旁观者的不确定性,让旁观者确信我们处于紧急情况,而且,向我们伸出援手,就是他应该做的,就是他的责任。
这么说有点绕,我来具体解释一下。
假如你在路上,突然受伤了,摔倒了,这个时候想找人帮忙,不要就坐在那啥也不干,哪怕是呼喊两句“救命呐”也没什么用,怎么办呢?告诉你一个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从人群中找出一个人,当然这个人看样子是那种面善的、有能力的,然后对他直接说出自己的请求。比如看到一个穿黑色外套的小哥,你可以指着他说:“穿黑色外套的帅哥,我需要你的帮助。快帮我报警,叫救护车”。这样,你就把穿黑色外套的帅哥放在了“救助者”的位置上,这样你获救的概率,要大很多。这可是一个救命的技巧,你必须要记住。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很多公司的内部微信群里面,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公司的一篇文案、活动,或者新闻报道出来了,相应的负责人,一般就把这个链接发到群里,然后希望同事们都转发一下。有时候大家无动于衷,该怎么办呢?这个也是一种多元无知效应。解决的套路,还是一样,指定一个人来帮你。比如你私下,可以和关系比较好的同事说:帮我在群里吆喝一下,喊一句“太好了,我转发”,类似于这样的话,那整个公司群里的人,就可以被调动起来了。
好了,关于多元无知效应,我们就讲到这。再也不能随便说旁人见死不救了,都是“从众心理”惹的祸。了解它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巧妙避免它的恶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