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
2015年上半年,凡是每周五罗辑思维上的新书,我都买,几乎是一次不落,不管书的类型、不考虑我能不能看得懂;原计划先买下来,等到暑假放假好好看书;当是心里还想者,这多好呀,不用自己费事去选择书啦,罗胖子就代劳啦。结果美学类的书、艺术类的书统统上到我的书架后,就再也没有翻过,甚至有好几本书至今连包装都没有拆。
去年也没有觉得是个啥问题,总觉得买书、藏书是个好习惯,尽管放假也没有看几本书。
直到今年听李笑来老师的写作课,才明白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写作是在高质量的输入和高质量思考之后,才会有高水平文章的输出;而高质量的输入取决于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之后的选书能力;或者说选书能力和品位决定了你的阅读品味。所以我不假思索按照罗胖子推荐就买,是一种懒惰的思想,更严重的是一种随大流的思想在作祟。
另外李笑来老师还讲到,泛泛读书是没有用的,真正有用的阅读是精读,而且读了之后还要践行,当然践行的方式可以是写作或者直接去用。
这才引起我的反思,买书不读,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让别人替你选书,更是浪费了一次次通过选书,梳理自己价值观而成长的机会。
第二问:
消费就是一种投资,古典老师说的真好。投资的背后就是你价值观的体现。
就拿买书来说吧,尽管我曾经跌进大坑,但我仍然会买罗胖推荐的书,因为我信任他这个人。同样的道理,李笑来老师推荐的书,如果是我需要,我就毫不犹豫的买。
你是不是觉得我说的有矛盾,不矛盾,你听我说,以前是只要罗胖推荐的书,不分类型、不分内容统统买来再说;现在是如果我需要同样类型的书作为前提,那我就买我相信的人推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