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男儿的脊梁
人的一生中,恐怕绝大多数都是不甘寂寞的,尽管每个人的际遇与命运千差万别,谁都希望彰显出自己的价值来。于是,在生命的字典里,“担当”一词,必然伴随左右,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诚然!在“担当”的坦途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被历史或后人所称道的。
因为,“担当”的分量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缘份来适配的,也就是说,人的担当有大小,才构成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我们真是不必,以一种恒定的标准去衡量事情的优劣,评判“担当”的轻重。
历史的长河,多少显赫人物,为“担当”一词留下难以磨灭的丰功伟绩。如;宋朝大学士苏东坡,一生磨难,几度被贬。但是,既不能扼杀他做人的骨气,也不能掩盖其天资聪颖的才气。他所创造的文学经典,正是彰显了他傲骨铮铮的担当一生。
我们所熟悉的雪师著《西夏咒》中的雪羽儿,为让母亲不受饥饿的折磨,历尽千辛万苦,寻找食物供养母亲。又为在闹饥荒的舅舅家送去狼肉,竟遭受舅母一家残杀,而她却慈悲为怀,不计前嫌。这不是最究竟的担当,又是什么呢!
以上两个人物,是大担当典范。为我们树立了向往的标杆,而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以自己力所能及的肩膀,托起一个家庭,或一个小群体的担当。则给家人一份温暖,别人一个微笑,甚至付之无私劳动与奉献。这样看来不起眼的举动,是我们每个人都可实现的有益行为,也应该给以称赞,我们的老祖宗不也是说过;不因善小而不为。这种“担当”的精神,应该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真是一种期盼。
说到担当,不得不说说我们的文化志愿者。他们加入这个团队,就是来奉献的。从所展现的行为中,我们看不到那些轰轰烈烈,招人显眼的事情。总是像一粒种子,默默地在土壤里生根发芽,且慢慢地长高,旁人根本觉察不到,它的存在。但客观事实上,却在一点一滴中积淀着他们的付出。就像一片片绿叶守护着鲜艳的花朵,这种不张扬的,不居功的“担当”,更胜于耿耿于怀的担当。
男儿当自强,既是做人应有的气度,又是一种“天降大任于斯”的责任。担当如同人的脊樑,要刚正不阿,铁骨铮铮,才能挑起应担的大樑。不管是家庭的责任,还是社会责任,都需要具有这种精神,且把这种精神贯穿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担当者,而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播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踏踏实实的担当者。
2019.5.1(写于凉州五一游学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