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的修辞手法,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拟人修辞手法能够赋予没有生命的客观物象以人的行为与思想情感,进而使得诗人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让意境氛围更加灵动、鲜活,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隽永、更为个性化。例如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生动形象地将花草树木人格化,其中“花”“树”有“知”与“斗”的情态,然而“杨花”无才思,只晓得“飘飞”。姜夔《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金兵侵略南宋之后,一片狼藉。荒废的池沼与苍老的乔木,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极度憎恶。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这里诗将“禽”与“蝶”人格化,进而突出梅花的可爱。谢灵运《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白云怀抱着幽静的山石,嫩绿的竹子向澄澈的河水彰显美姿。苏轼《新城道中二首(其一)》:“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用拟人的手法彰显了“野桃”“溪柳”的多姿婀娜。关于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我们只要把握这样一点即可,比喻强调相似性,重心着眼于“喻”。而拟人强调模拟性,使物象有了人的情感特征,其重心于“拟”。
拟物又分为拟人为物、拟物为物两大类。拟人为物,例如聂夷中的《伤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将君王拟作蜡烛,是拟物。拟物为物,例如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离人的眼泪将经霜的树林染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