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系统和局部的关系,在学校我们学过很多理论,考试也会考,直到进入社会后,才会发现,原来是这样的。
学校没有教的,似乎在社会这所大学,会教给你,而且会更加深刻,更加记忆犹新。
毕业以后,才明白,原来有人约束和管着是一种幸福,而不是一种痛苦。
因为独立是踏出社会的第一门必修课,无论你是否准备好,真正的自律,是有好的习惯。
不是因为其他,人因为有价值而变得更加值得。
读书分享:
起初,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古时候人们生活和学习条件有限,体力劳动者为了生计,必须长时间参与劳动生产,难有更多时间和财力去学习知识,因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也只能在室内埋头苦读,体力锻炼相对较少,因而显得弱不禁风。
或许是人们观察到了这种客观现象,自然而然就有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描述,又或是读书人为了维护群体尊严,也倾向于宣传这类观点。
一来暗示体力劳动者虽然身体强壮,但没什么了不起的,二来暗示读书人弱不禁风并不可耻,有头脑比什么都强。
然而语言会反过来影响思维,这句描述现象(What)的话,可能被不明就里的人理解为原因(Why),比如身体好的人会想:也许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而学习好的人会想:不锻炼也无所谓,四肢发达,头脑也许会变笨。似乎体力和脑力之和是一个固定值,一方面占比多了,另一方面就自然会少。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拨开迷雾之后,真相或许会让你大吃一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