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
安史之乱从755年到763年,整整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给唐代的政治和经济带来了剧烈的变化,政治上李氏的朝廷对内丧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再也抵御不住强悍的外族入侵。经济上,连年战乱,导致生产力大大降低,而政府对人民的剥削反倒有加无减,社会越来越贫困,当白水被外族攻陷后,杜甫也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在逃亡的过程中,由于仓促,人人争先恐后,杜甫因为过分疲劳,陷在蓬蒿里不能前行。是好心的王砅把自己的马借给杜甫,并保护杜甫脱离险境。
杜甫在孙宰的帮助下,在孙宰家里休息了几天,把家安置在鄜州城北的羌村。此时太子李亨(肃宗)在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把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李亨身上。于是杜甫只身北上延州,想走出芦子关,投奔灵武。
在途中,杜甫被胡人捉住,送到沦陷的长安。他困居长安,从秋到冬,从冬到春出去,为国家焦虑外,自然也时常怀念他的家属。写下怀念妻子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且她个人生活与心境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红玉不胜簪。
公元757年。肃宗从彭原南迁凤翔。有许多沦陷在长安的人又设法走出长安,投奔凤翔。最后杜甫终于成行,奔向凤翔,任命为左拾遗。职务是供奉皇帝,看见皇帝的命令,不便于时,不合于理的就提出意见。同时有举荐贤良的责任。
同时他获得回家探亲的机会,正是这次回家探亲,杜甫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及回家看到的景象,写出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相媲美的名篇《北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