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星期一,晴。喜欢这样的春日,暖暖和和的,但是,躺在床上,我还是打开了电热扇,不是冷,而是为了借光,半个多小时的阅读,让我感到幸福而平静。
今天上午前两节课是语文,按照周五的计划,这是两节交流课,搜集“中华民风民俗”,按小组到讲台上展示,然后其他孩子复述或简述。老师则坐在下面,和孩子们一起认真倾听。
课堂就不一一展现了,现把今天的收获简单罗列一下吧:采花节,花脸节,牛王节,火把节,中秋节,春节等,涉及到的民族有仡佬族、彝族、白族、回族、满族、藏族、朝鲜族、侗族、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等。我感觉少数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另外,中华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吃文化,怪不得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 ,涉及到的吃食有我们常见的饺子,元宵,另外,还有打籽粑、肉松、腊肉、蒸鱼等,知道了 桂林、湖南、新疆等地的习俗。末了,我又给孩子们讲了“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看着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整个人都清明起来。
曾经有家长说,现在的老师真好当,都不用教了,动不动就要孩子查电脑查手机。我要问的是,您不让孩子查资料,难道天天让他玩手机打游戏不成?电子垃圾如飓风已经席卷了大多数孩子的日常生活,又风卷残云般地俘获了孩子们的心,让他查查资料,一来可以扩大孩子的视野,同时也让孩子明白,科技的进步,确实实实在在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缩小了人们的距离,也拉近了和真理的间隙。
记得上学期第一次让孩子登上讲台,发颤的音调,抖动的腿,耷拉着的脑袋,低得几乎是蚊子嗡嗡一般的声音,大有人在,半个学期下来,孩子们再次登台,雀跃的有之,淡定的有之,激昂陈词的有之,每一次历练,都为孩子的成长,留下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