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对自我刨根问底,进行灵魂拷问,为什么我变的不爱做家务了。剖析一下此弊端与形成的过程,以此鞭策警醒一下自己。
变得不爱做家务,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对清洁干净不是很敏感了,某种意义上也称“懒惰”,人变得邋遢了。
变得不爱做家务,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在性格上,习惯上的变化。
对我而言,我反思了下,我从以前对做家务持勤勤恳恳,容忍不下一丝杂乱的态度到对家务活视而不见,无所谓杂乱的态度。期间只是经历了一个高中。是什么让我变得如此自我放肆??是学业繁忙吗?哦,不,这只是借口。是不良的习惯,是事事都无所谓的态度,是细节不走心的负向积累,是焦虑与内心不平静,凡事求快的恶果。是无法痛定思痛的改变,是每次都对自己的妥协。
(此刻我的心中有些痛。为什么我变得这般了。该反思,该罚。)
井然有序在我这里变得不复存在了。性格上对细节方面变的不太注重,自控力自律等良好习惯也离我越来越远。
对比初中,当时的我有着良好的习惯,超强的自控力,严整有序的作息规律,运动节奏。家务活那做起来也是爱不释手。并且很享受那种什么事都在自己掌控范围,一切都有计划的进行着。
到了高中可能学业上繁忙,可能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顺,导致内心的焦躁,焦虑,变得沉不下心,静不下心,凡事都特别追求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能我会觉得在这些方面上是浪费时间,然后不注重导致的。不重视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例如在写字这个方面,这时我的字也变得潦草,写了几行字,字就开始飞了,开始不在自己的轨道上,飘忽不定,东窜西跑。而我还不以为意,这是最细思极恐的地方。从高二高三上学期,到下学期的成绩的转变也让人膛目结舌。
当我不再细心,当我沉不下心的时,当我没有了计划,当我凡是都想很快的看到结果时,当我连书都无法摆放整齐时,我就输了。成绩是一个很好的反映,从前十名变到30几名甚至是40几名。
高三那时书特别多,堆在桌上,试卷也层层叠叠堆积如山,各科试卷相互杂乱,同一科的不同专题试卷又错综复杂。我渐渐感觉对其失去掌控力。花费了一下午整理好,第二天又因为自己的东放西放变得杂乱无章。可能因为那时乱放乱扔的不良习惯已经养成了。而又没办法痛定思痛的去改变。因而恶性循环。
犹记得被语文老师几次多次的请进办公试谈话,吐槽我的字不堪入目。语重心长的教导我改邪归正。“改正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好的东西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你现在改正还来得及。把每一次都做好。”
被英语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点名批评,有一次老师还为此而生气,然后罚我站了两节课。
我也许下过无数诺言,然后贴在桌子上,一定要改正自己的书写习惯,不能潦草,不能潦草。叫同桌监督我。可是没过几天就又旧病重犯。以至与我再次许下诺言时,同桌都不再相信我能改变。
高中时每天都在找试卷中度过,杂乱无章是对我高3下半年最恰当不过的形容。别人高三都是来逆袭,我是来打酱油的。每天还过得很累。(唉,现在想想,太悲剧了)
回到做家务这件事,我深信这与上面那些事的本质一样,就是自我控制力弱,习惯变得很不好,而不良习惯又很难改变,而改变又很难,你又没有强大的意志。恶性循环。最后你麻木了,对这些事情已经无所谓了。最后成功的成为一个“懒人”“邋遢鬼”。
而现在你要怎么做改变呢?
首先你要明白,如果你再这样下去,你是嫁不出去的。没人会喜欢一个“懒人,邋遢鬼”
其次,你要知道细节真的很影响成败,你必须在做家务,在写字在这些能改变的能注重的地方重视起来,每一个细节做到位,找回原来那个自律严整有序的自己。
最后摆脱那种在这些方面上是浪费时间的观念,要永远记住慢就是快,不能太追求快,不能太急燥。
最后的最后归结为最浓缩的就是勤奋点吧,自律点吧,意志力坚强一点吧,去改变,去找回那个爱做家务的自己,注重细节的自己,严格自律的自己。。!
——————致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