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误会你很多年:风流才子唐伯虎只娶过三个老婆,一生只爱一人!

误会你很多年:风流才子唐伯虎只娶过三个老婆,一生只爱一人!

作者: 野狐奇谈 | 来源:发表于2020-10-20 22:25 被阅读0次

提到唐伯虎,就想到“唐伯虎点秋香”。

这个段子最早出自明朝王同轨的《耳谈》,后面又被明朝大作家冯梦龙写成《唐解元一笑姻缘》。到了现代,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更是将其发扬光大。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以至唐伯虎在我们印象中,就是“风流才子”、“放荡不羁”的形象,特别是坐拥“九个老婆”,更是羡煞旁人,妥妥的人生赢家。

其实唐伯虎一生崎岖坎坷,备尝人间冷暖,更没有那么多风流韵事,有的只是逃避痛苦的 “醉酒佯狂”。

至于“唐伯虎点秋香”更是一桩“风流冤案”:

1、明代确有为追婢女而卖身为奴的事,不过主角是当时一位同样出自苏州的才子陈元超;

2、秋香确有其人,是明成化年间南京名妓,本名林奴儿,可是要比唐伯虎大近20岁,唯一与唐伯虎有关联的是,他们都曾跟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学过画。

3、华太师也有其人,不过老家无锡的华太师,要比唐伯虎小27岁。

4、江南四大才子是真的,当时就名满天下;其中唐伯虎的经历又特别具有传奇性,可能因为如此,被时人编排了很多段子,这就是所谓名人效应吧。

唐伯虎一生只娶过3个老婆:

第1个老婆:徐氏

唐伯虎出生小康之家,父亲是个酒楼老板。

且自幼聪颖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16岁就以苏州府第一名的成绩中了秀才。

不仅如此,家人还给说了一门好亲事,

19岁的唐伯虎,迎娶了官宦人家出身的大小姐徐氏。

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徐氏也称的上知书达理,贤良淑德。

婚后两人夫妻和睦,后面还生了一个儿子。

家境殷实、才名远扬,妻子贤惠,后继有人。

少年时期的唐伯虎,可谓春风得意,前程远大。

可惜,这么一个几近完美的人生开局,就连老天也嫉妒。

到了唐伯虎24岁的时候,变故接踵而至,从此唐伯虎的一生彻底改变。

先是他父亲去世,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家境开始衰落。

而接下来一、两年内,

他的母亲因为悲伤过度也追随父亲而去,后来妹妹又在夫家去世;

妻子徐氏刚生完孩子便撒手人寰,而可怜的婴儿在出生三天后,也夭折了……

如此巨大的打击,换了谁也受不了。

25岁的唐伯虎,已经白发丛生,还因此写了首诗:

《白发》

清朝揽明镜,元首有华丝。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在如此情境下,唐伯虎在死党祝枝山鼓励规劝下,

强打起精神,潜心备考几年后的乡试。

但唐伯虎自此性情大变,学习之余,

经常流连青楼妓馆,彻夜痛饮,

惟其如此,才能稍微缓解心中的痛苦吧。

第2个老婆:何氏

27岁的唐伯虎,娶了第2个老婆何氏。

随后在次年的弘治十一年金陵乡试中,一举得中头名解元,名动天下。

何氏喜出望外,谁知好景不长,

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的唐伯虎,

因被无辜牵连徐经科场舞弊案,不幸琅铛入狱。

后经多方营救,终于以“罢黜为吏”得出生天。

可同样出自官宦家庭的何氏,之前嫁给唐伯虎,主要看中唐伯虎是支潜力股,

经过此番变故,何氏料定唐伯虎此后已经前途尽毁,前程无亮了。

在唐伯虎被下狱的时候,早已收拾好细软,回娘家去了。

出狱返家的唐伯虎,看着空无一人的“家”,

自嘲一笑,写下一纸休书,从而二人分道扬镳,再无瓜葛。

第3个老婆:沈九娘

孑然一身、又耻于为吏的唐伯虎,

没了功名前程、也没有了家,或许那个真正的家早就没了的唐伯虎,

从此越发放浪形骸,整日混迹秦楼楚馆,以卖画为生。

从单纯发泄痛苦,已经妥妥变成一位真正的“愤世嫉俗的中青年”。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只在花下眠。

闲来写副青山卖,不食人间造孽钱。

也就在这段时期,他在青楼中遇见了一生的真爱,苏州官妓沈九娘。

这并不是如“唐伯虎点秋香”那般潇洒的才子佳人的故事。

两个人年轻时曾经相识,十几年过去了,沈九娘已经年老色衰,而唐伯虎更是潦倒落魄。与其说是“风流韵事”,不如说是两个人“抱团取暖”罢了。犹如江州司马之遇天涯歌女,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沈九娘年轻时候就是唐伯虎的粉丝,所以她很珍惜与唐伯虎再度相逢的缘分。

为了使唐伯虎有个良好的作画环境,每次唐伯虎来之前,她都会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而唐伯虎每次作画时,沈九娘总是给他洗砚,调色,铺纸,无微不至。

唐伯虎有了这么一个“红袖添香”的精神伴侣,灵感迸发,画作更见精到,达到一个创作高峰。

唐伯虎最为人称道的美人画,大都是从沈九娘身上体会到的风姿神采。

天长日久,两人从同病相怜、到志趣相投,最终萌生了爱情,并结为夫妇。

两人从此定居苏州桃花坞,过上了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

过了两年,沈九娘还为唐伯虎生了个女儿,也是唐伯虎唯一的后代,取名桃笙。

可上天还没有绕过唐伯虎,命运的乌云,从他24岁的时候,就一直笼罩着他,并不曾远去。

公元1510年,正德五年,苏州水灾。

比什么金融海啸还恐怖,大家都在操心粮食,大家也不买唐伯虎的画了。

唐伯虎的卖画生涯自然艰难,有时甚至无米下锅。

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沈九娘苦心撑持。

后面沈九娘终因操劳过度病倒了,唐伯虎倾尽所有请来医生,

结果医生诊断后,告诉唐伯虎,沈九娘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唐伯虎衣不解带,尽心服侍沈九娘,也无心于诗画。

公元1512年冬至前,沈九娘临终前,紧紧握着唐伯虎的手,说:

“承蒙不弃,娶我为妻,本想尽我心力,操持好家务,让你能专心诗画,成为一代大家。但我无福、无寿、又无能,我快死了,往后余生,你只能自己好好照顾好自己了。”

听了这番话,唐伯虎只是紧紧握着爱人的手,泪如雨下。

40岁的唐伯虎,就此失去了他一生的挚爱。

此后知道他去世,再没有继娶妻室。

沈九娘的去世,给了刚觉重获新生的唐伯虎,又一次,也是最沉重的一击。

从此之后,唐伯虎更觉生无所恋,也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甚至都没有精力画画了。

以致唐伯虎生命的最后十几年,生活有时难以为继,不得不靠借钱为生。

唐伯虎跟沈九娘唯一的女儿,桃笙长大后,

因母亲是苏州官妓出身,父亲唐伯虎又贫困潦倒,所以上门提亲者寥寥无几。

经常接济唐伯虎的著名书法家王宠,因为对唐伯虎才华的由衷欣赏,

后面索性让儿子娶了唐伯虎的女儿桃笙,和唐伯虎结成了亲家。

这让唐伯虎喜出望外,高兴万分,

生前能看着女儿桃笙出嫁,是唐伯虎的晚年最快乐的一件事。

从此之后,他再无牵挂,皈依了佛法。

人生中一连串的不幸,和毕生挚爱的凋零,

都让这位命运多舛的才子,产生了:

“一切有为法,有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的感慨,

因此,他给自己取了个法号, “六如居士”。

公元1523年,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

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唐伯虎在在凄风苦雨中,默默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他临终时,他用颤巍巍的手,愤恨厌世的心,写了一首绝笔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伯虎的画是美人、春花和秋月;

唐伯虎的诗是潇洒、浪漫和洒脱;

唐伯虎的故事,在戏台上,在荧幕中,总是令人艳羡、美人环绕。

然而这些画作、这些诗句、这些故事的背后,

它的主人竟然拥有这样的人生。

有人说,艺术家的不幸,就是艺术的万幸。

这句话极为残酷,却又是不争的事实。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相关文章

  • 误会你很多年:风流才子唐伯虎只娶过三个老婆,一生只爱一人!

    提到唐伯虎,就想到“唐伯虎点秋香”。 ​ 这个段子最早出自明朝王同轨的《耳谈》,后面又被明朝大作家冯梦龙写成《唐解...

  • 明朝第一完人是谁?有人说是唐伯虎

    说是唐伯虎肯定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除非是在周星驰的电影里讨论,唐伯虎不过一介失意文人,风流才子,何德何能可以称为完人...

  • 唐伯虎不能娶秋香的三个理由

    大家都说唐伯虎一共娶了九个老婆,第九个老婆叫秋香。 男人总想多娶几个老婆吗?必须啊! 唐伯虎真有九个老婆吗?不能啊...

  • 【原创】大人物死前惦记什么?

    1.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唐伯虎) 唐伯虎虽然被誉为风流才子,但一生...

  • 唐伯虎有过几任妻子,为何最后娶了风尘女子

    小说和画本里的唐伯虎,风流倜傥,才高八斗,点秋香,娶红颜,一生妻妾成群。 但真实的唐伯虎,才学过人不假,还高中过解...

  •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临终遗言

    1.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唐伯虎) 唐伯虎虽然被誉为风流才子,但一生并...

  • 唐伯虎点秋香怎么来的?

    在人们印象中,唐伯虎是传说中的“风流才子”,电影里的人生赢家,然而,真实的唐伯虎,才子是真,但并不风流,一生坎坷。...

  • 风流才子唐伯虎

    在人们印象中,唐伯虎是传说中的“风流才子”,电影里的人生赢家,然而,真实的唐伯虎,才子是真,但并不风流,一生坎坷。...

  • 唐伯虎此书法最多情

    唐伯虎,素以风流才子知名。然而唐伯虎的风流绝不是电影里“点秋香”那么浮皮潦草。 《落花诗》是唐伯虎的组诗,本是应和...

  • 嫁给爱情的人?

    嫁给爱情,一生只忠一人,一世只爱一人!也许这就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我们想过白头偕老的爱情,我们也羡慕过爷爷奶奶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误会你很多年:风流才子唐伯虎只娶过三个老婆,一生只爱一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uj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