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祥:“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人生行事应该有次第之分,即应有主次之分。交朋友就是首位之事,朋友对我们自身发展有深层影响,因此佛陀首先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教朋友:不要接近无知、无涵养、总有无限烦恼人;应与行为、思想都有涵,消除了无名、无涵养、去除了执着的人交往。 朋友分为四种:花友,花开就来的朋友;称友,有索取、等价交换的朋友;山友,相互扶持的朋友;地友,具备大地品质一样的朋友、对所有人的都是一样的朋友。我们应该多发展山友、地友。 与人交往的准则,明捐法师延伸提出:想要批评他人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学会对事不对人;想要批评人时,如果别人正在兴头上,也不可泼冷水批评他人。 同时,我们应当常亲近“善知识”,亲近之前先了解善知识的特性与分类: 第一种是教授善知识,凡是教授给我们世间善法与出世间善法的成为教授善知识,这包含法师、老师、父母等。 第二种是同行善知识,是能够与我们在一起学习、相互护念、相互监督着行善事、积累善业的路上的人。 第三种是外护善知识,所有能够成就我们能够进行善业积累因缘、行为的一切外护因缘都叫做外护善知识。这就是“以感恩的心面对一切外缘”。 在向善知识学习时要摒除贡高我慢,如果自己学习的动力不足、心力涣散而难以坚持,也可找人一同学习,借助熏修的力量让自己能够进行下去。
二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我们应该住在哪里、应该如何择处而居。每个人都在找所谓的“风水宝地”,认为只有找到一个好的地方,才能有德行,但殊不知好风水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只要置身于正道就可以调自己的风水,让自己身处何地都有好风水。那么如何修得“正道”? “八正道”是佛教的修行次第,是我们安居立命的根本,要用八正道树立人生的方向,即 (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2)正思维。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 (3)正语。正确的话语,说话应该诚实可靠,不说谎。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 (4)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5)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6)正精进。精进意味着燃烧掉烦恼习气,而非时间多少。 (7)正念。觉照,同时也意味着深入地观察。 (8)正定。正确的禅定。
三吉祥:“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每个人都要学习一门技能,根据自己的才能、环境的不同去学习,能持戒,要学会说话让人愉悦。 在掌握一门安身立命技能的同时,我们要能持戒,首先“杀盗淫妄”四戒是所有宗教的共戒。其中酒戒是遮戒,因为饮酒会导致犯其他戒,而酒戒的重戒是买卖酒。 佛教对在家居士共定了四种戒:三皈依、五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 三皈依:身心的皈依(进入学习修佛的通道)、性命皈依(已找到修行的法门而去修行)、结缘皈依(大众在某一场法会上集体皈依,这只是种了一个善根)。每位师父都是皈依三宝的接引人,皈依是皈依以释迦牟尼佛为首的十方三世一切佛、三藏十二部经典和一切和合僧团。皈依是学佛的起点。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八关斋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非梵行(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过午不食),不香花曼庄严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卧大床。
四吉祥:“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孝顺父母的五条标准: (1)供奉使能无乏:物质上要保证父母所需。 (2)凡有所为先白父母:要做什么事情要告诉父母。 (3)父母所为恭顺不逆:不要随意站在自己的立场指责父母。 (4)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父母给予的指令要执行,但也要能分辨父母指令的是善还是不善,不善的要引导、劝说他们存有善信念。 (5)不断父母所为正业:父母做善事时不要去阻挠。 父母教育孩子的五条标准: (1)止其恶处,立马制止孩子做错的事情,树立孩子从善的人生方向。 (2)指其善处,与指其恶处一起引导。 (3)培养孩子的兴趣,观察孩子才能去扶持才能的增长。 (4)助子娶妻,要帮助孩子考察配偶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5)财产于子,在还在未成年前,父母要承担养育、培养孩子的相关费用。 父母和孩子是累世积累的出胎和入胎的关系,因此父母要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人格,帮助孩子有安身立命的技能,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丈夫对待妻子的标准:首先要尊重的妻子,感恩妻子对家庭付出;还要常给妻子买些好衣服、买些好吃的东西以示感恩。 妻子对待丈夫的标准: (1)起的比丈夫早,为丈夫准备早饭。 (2)吃饭要在丈夫坐下后,自己再坐。 (3)关于家庭的重大决定,妻子要顺从丈夫。 (4)和颜悦色、不辱骂丈夫,夫妻间不吵架。 (5)夫妻之间有默契。 每个人都住在自己的自身三宝殿内,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要无害。
五吉祥:“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暇疵,是为最吉祥。” 布施分为三种形式: (1)无畏布施,运用自己的内外财、知识智慧和言语等,在他人有急难、困苦的时候,抚慰人心,使人身心安稳,脱离恐惧。 (2)法布施,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法,就是佛法与世法。凡是别人想知道的、想学习的,只要我会、我能,就热心的去教导他,这都是法布施。 (3)财布施,用钱物布施于他人。 任何布施从对待身边人开始,做任何事情以有智慧为前提,每个人要把自身的小道场先建设好,再考虑外面的事情。要学会净慧长老所提的“没事别找事,有事要做事,做就做好事,最好是没事”。
六吉祥:“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邪恶道行必须禁止,而为了避免自己产生邪行,必须克制不饮酒。饮酒有六种过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 持守道德的标准,必须有自己的底线。从行为上控制自己不会因为饮酒而引发其他邪行,再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
七吉祥:“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台湾星云大师说过:“只做第二,不做第一。”作为当代中国佛教的泰斗都能如此恭敬与歉让,那么我们更应以感恩之心面对一切外缘,多学习经典教义,才能让我们身心愉悦地安住于当世。
八吉祥:“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要学会忍耐、改变自己的坏习气,以此才能见众沙门,即: (1)胜道沙门,指已经成佛的沙门。 (2)说道沙门,是以讲经说法为生──以说法作他的生活,这是大德高僧,证果的阿罗汉。 (3)活道沙门,怀有一颗修道之心,但还未证得果位的沙门,正在修行路上。 (4)坏道沙门,他的言行举止完全与佛法不相应。 同时,信仰能调节自己心性的方法,但也要学会不要见人就推销佛教,强迫别人必须和自己一样的信仰。
九吉祥:“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盘法,是为最吉祥。” 要让自己能够清净身心,领悟八正道、按照八正道的次第指导生活,为自己先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修得一种寂静、祥和的状态。
十吉祥:“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修行要达到心能转静,当我们面对八风,即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都能心静,对所有事情不喜不怒,尽力之后的随缘,淡然处之才能没有烦恼。
十一吉祥:“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如果能按上面十吉祥的次第修持,按出世间法引导自己的心,那么的心就能平和。生活中要常提起“舍”的念头,要有五种自信善法:无贪、无嗔、无痴、无惭、无愧;要不断自断,广种福田,即孝田、慧田、敬田(敬三宝、敬父母、敬国家),这样才能的才能走向吉祥圆满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