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①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②。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
①云淡:云层淡薄,指天气晴朗。
②川:瀑布或河畔。
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漫步红紫惹其芳,人皆如是。
《春日偶成》一诗便是程朱学派代表人物程颢偷得浮生,春日闲游后有感而作。全诗流丽明快、清欢明畅,字里行间,趣味盎然。
诗首二句绘景,遣词清浅拙秀,不华丽,却颇见几分天然之味。“云淡风轻”“傍花随柳”是诗人闲游之所见、所闻、所感,真实而明媚。“近午天”之“近”暗表时序之推移,借流连春光、不觉近午的现实情境侧面写了春景之佳好,人之爱春、喜春;“过前川”之“过”则借不知不觉间空间的转圜,着意抒发诗人醉春、恋春、眷春而不愿归之心意。
末二句,诗人即景,直抒真情,“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怡然赏春,流连忘归,恣肆春情,原无可厚非。然而,在思想极度压抑与束缚的封建时代,这般闲逸、恣肆似乎只有懵懂无知的少年才可偶有,程颢这般长者如是,就有些不合时宜,所以,他说“时人不识”。但“时人不识”的又岂独是春?是恣肆春光的闲情,其实,还有“理”,还有程颢对真性、对理学哲思的认知与追求。末句之“将谓”似是平叙,言外也不乏对“时人”的讽嘲之意。寥寥几字,知情见性,诗人构思之心、立意之卓,由此自可略窥一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