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头条内容老是给我推荐关于躺平的内容,我也就是写过一篇不想上班的微头条而已。大数据知道我心里其实很不想工作,真厉害!
我不喜欢人群,不喜欢与人交往,这也不清楚是不是病,我也没什么好自卑的。
我想努力上进,进行学习,各类知识我都想汲取,但就是坚持不下去。
坐立不安,相对于对经济上的担忧,我更关注我的未来。
作为一个病号,在家窝了近3个月,除过按时吃饭,按时锻炼以外,各种事也都有涉及,但都不了了之,总是在学画画的时候,操心还有别的事儿要做,这也可能就是静不下来心吧。
看到楼下的小区里的很多家庭主妇,他们也许和我一样忧愁,也许真的很快乐。
作为无业者的慌乱情绪深深埋藏在我心中。
大多数人的家庭,都是普通的,拿着不高的薪水,还着够付的房贷,精打细算的过着自己的生活,时间长了,找了相同的玩伴,互相之间,相约而行,说着同样的话,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
丈夫这个人啊,我真的说不好。
病休以来,从始至终,他始终没有把我当作一个病人看待,吃什么,喝什么,做什么,没有任何地方能体现他对我的关心,但是他往往又一直嘴上说:哎呀,别忘记吃药了。也许动动嘴皮不用费啥心力,如果换成施行什么,倒是不值当了。
对,是我不值得别人对我好。
从小到大,我就一直奉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真理。进了社会,又被各类社会新闻和鸡汤荼毒至深。
说我是人间清醒也不为过,这也就是我至今拿着病休工资,仍然不得安宁的原因。
行动也有传染性。
一个人时候,我总是不停歇,连觉都睡不着,总想做点啥吧。
当两个人在一起时,屁股离不开沙发,比比看谁坐的更久。
我把自己一事无成归结于时间不够充裕,心里盘算给我一年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还不能有所成就吗?可是我都已经工作了12年了,还不是一无是处呀。
那么从我的爱好出发去找寻一个目标吧,抛除功利性的因素,真正的找一找爱好。
竟然没有任何爱好。这对于我来讲简直是晴天霹雳,一个人有物质欲望,没有爱好,没有目标,就像是明明没有眼珠子却非要看清这个世界一样可悲。
不,我曾经并不是这样的人。
上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读书,各类杂志文学书籍,我读的废寝忘食欲罢不能,但终究读的书还是少之又少,所以每当我叙述一件事的时候,思维和逻辑总是混乱的,文字总是语无伦次的。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文学是这样的,并不是我认为的看的书多就行,是在我第二遍通读《谋杀似水年华》的时候,我这些天无所事事的样子真是令自己厌烦,但是这本书可以让我沉醉其中解救自己,故事动人心弦,叙事风格引人入胜,词句虽朴实无华但优美顺畅,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作家的意义。
确实,前几十年的书都白读了,只是在看故事而已,一点文学性也不具备。
扔一批书,很有必要。
我确实很闲,闲到在这对着电脑说话。
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嘴上说的要的并不多,实际上心里无论是对物质还是对精神的需求都很大,可是普通人的生活本就是一滩死水,不起波澜就是最好。
换个话题吧,挺沉重的,不适合。
长这么大,我听过三个相对没有经过证实的话,但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我也终究没得出答案。
第一件事,很小的时候,我奶奶指着我大腿根外侧那块胎记说:花花记,不成器。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忆犹新,一直也没有搞懂我哪里不成器了,我是没有大富大贵,但中国没有大富大贵且没胎记的人多了去了,这不成立啊。
第二件事,那年同事来玩,她说:两口子,女比男智商高,就生儿子,反之,则生女儿。正好我俩家是闺女,我只感觉我智商可能是真的没我丈夫高,因为我总是被他的一句话所感动为他当牛做马,而他总是靠那么一两句话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一摊子事撂下。所以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很纠结我的智商,这是硬伤啊,无法提高。
第三件事,我妈常跟我说:属兔的你这个时辰出生的人,有福气。这么多年了,爹早逝,妈改嫁,弟不常联系;能算得上好朋友的没一个;自己要拼了命地上班挣钱,人到中年,大病小病不断,还在三十三岁的时候把自己整进医院住了一个月;没有儿女双全,没有夫妻和睦。这算哪门子福气?
未来不可期,但未来我想有所期待。会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