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ir所发的是半虚构写作故事
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基于真实保险事件而创作
大家好,我是保镖B sir的助理莱斯利。
从避而不谈,到面露难色,再到如今平静以待,癌症(又称:恶性肿瘤)逐渐成为日常聊天话题中常见的关键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而以74岁寿命计算,平均每个人患癌的概率达22%。
我们常常以为,癌症就像危险街区的窃贼,是可以避免的。直到科学家证实,致癌基因存在于细胞自身的基因中,在受到不可预期的物理、化学、病毒等因素的刺激后,原癌基因被激活,才导致癌症。
也就是说,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场限时游戏,癌症是埋在每个人生命中的关卡,有的人还没走到那儿,就因为其他原因结束了游戏;有的人不知觉情况下,提前来到了癌症关卡;还有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与癌症关卡保持了远远的距离,却又在游戏快结束时,走近了它……
假如“癌”有天意,我们能为自己和爱的人,做点什么呢?
今天莱斯利想为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癌症与爱的故事。
什么都不缺的时候,他癌了
秋日的晴天,万里无云,天空如同蓝色的穹顶,包盖着城市,金灿灿的阳光透过金黄色的梧桐树叶漏草坪上。
金秋十月,原本是林秀和章恺的婚期。两人本来打算5月结婚,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这才改期至10月。然而,除了婚期,这半年改变的,还有他们的命运。
林秀是在单身家庭长大的女孩,她的父亲是高校的副教授,年轻时就已经在科研领域取得较高荣誉。在教职工大院长大的她,印象里,走到哪儿都有人尊敬地称父亲“林老师”。而父亲只是低下头,温柔地冲林秀微笑,牵着她的小手,继续送她上学。这让年幼的林秀,感到特别骄傲。
父亲在林秀的心中是超级英雄,令她崇拜,又给她力量。母亲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也辞职退居家庭。不幸的是,简单幸福的三口之家生活,却在林秀13岁时的某个下午戛然而止。林秀的父亲突然遭遇车祸意外去世。林秀和母亲一下子从天堂跌入了谷底。林秀忘不了父亲刚刚过世时,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失重感,总是木讷地看着窗外,头脑一片空白。
做了多年家庭主妇的母亲,为了给林秀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重新开始工作,打上两份工。对林秀母亲来说,女儿是手中的清油,双手捧着,生怕洒了,因此她也一直没有再婚过。就企盼着哪天,能把女儿托付给合适的人,她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林秀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她希望成为父亲的骄傲,成为像父亲一样优秀的科学家。为了让父亲为自己骄傲,她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终于考上名牌大学,本科毕业后成功申请上硕博连读。
对她来说,唯一缺的,只是一份如父爱般温厚的爱了。
就在这时,章恺走进了林秀的生活。章恺是在新加坡长大的华人,也是博士生,来林秀的学院交流一年。他曾做过5年的投行工作,没日没夜的加班,透支身体的高强度工作后,依靠消费和娱乐来放松自我的生活,他已经受够,这才重新走回校园读博。经过社会的洗练,他更明白如何去面对挫折。
饭局间,聊起科研的困难,林秀眉头紧锁、心情沉重,自卑、焦虑、无力感,每天都充斥着林秀的心,像一颗巨大的石头,压在胸口,令她喘不过气。而章恺只是耐心地陪她吐槽,拍拍她的肩,安慰她:“不读博也还有很多种人生可以选,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他的话,就像温润的泉水,淌过林秀心间,是一种久违的温暖,滋润了某个干涸已久的倔强角落——那里有一个失去父亲后故作坚强的林秀。
章恺如同温柔的抱枕,带给林秀温暖与踏实,填补了她缺失的父爱。
去年,在林秀博士毕业的那天,章恺向她求婚了。
戴着蓝色毕业帽,笑逐颜开的林秀,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章恺。
在众人欢呼雀跃之际,林秀和章恺紧紧拥抱,林秀在他耳边呢喃了一句:“我什么也不缺了。”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他们的婚礼计划,两人决定先领证,婚礼日后找时间再补办。没料到的是,另一个幸福又悄悄降临到他们身边——今年4月时,林秀怀孕了。
对林秀来说,比起不缺,她的生活更加圆满了。林秀永远也忘不了章恺知道自己怀孕时,他眼里激动的泪光,令她奇怪的是,章恺没有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抱着她庆祝,只是眼里噙着泪,像求婚那天一样,紧紧抱住林秀,仿佛稍微松开手臂,林秀就会溜走一样。
后来,林秀找到了原因。
直到瞒也瞒不住的时候,章恺终于告诉了林秀,自己被诊断为肝癌晚期。2020年上半年,章恺一下子暴瘦了20多斤,原本两人还以为是天天在家里吃饭,油盐更加健康,直到章恺自己发现有呕血现象,才意识到,身体有恙。有几个星期,章恺常常很晚回家,悄悄去医院看诊,不敢告诉林秀。直到医生下了住院通知书,必须家属来签字确认,他才不得不向林秀坦承。
“为什么会得肝癌?为什么是你?”林秀都在自问,仿佛又回到13岁的那一年,一种不现实的失重感涌上心头。
她不懂,命运为何总是在最幸福的时刻,给她当头一棒,敲碎一切。
但这一次,她不再只是木讷地放空,她明白失去父亲的痛苦,她不愿自己的孩子也要承受这痛苦。
哪里有答案,癌就在那里
章恺住进了肿瘤医院。月复一月的化疗、放疗,令他只能瘫睡在床上。
林秀过上了医院、学校和家庭之间,三点两线的生活。短短2个月,章恺病房里的病友就换了3、4波。
“你们家是谁?”
“我妈妈。”
“孩子他爸。”
“儿子。”
……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开水间发生。常常这周才认识的病人亲属,刚带着新买的暖水壶来接热水,下周就只能见到那个崭新的暖水壶被丢弃在垃圾箱旁边。
悲伤的故事听得多了,林秀的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有次见到一个9岁的小女孩,穿着小学的校服,戴着红色的棒球帽,坐在楼道间,林秀以为是来探望的小孩。小姑娘指着林秀的肚子问,“这里是不是有小宝宝?”林秀笑着回答她:“是呀!”还让小女孩摸了摸自己的肚皮。过了一会儿,小姑娘的妈妈来牵小女孩去办理入院手续。她这才知道,小女孩得了白血病,棒球帽摘下来,头发稀疏。
那个“为什么”的问题,哪里有什么答案啊。问多了,只是徒增伤感。
章恺住的这一层,多是癌症晚期的患者。病人们不怕死,但他们怕痛。呻吟声24小时,不绝于耳。林秀带着身孕,身体虚弱,很难入眠,听多了呻吟声,夜里还会做噩梦。章恺舍不得她每天跑医院,敦促她找个全职护工。但林秀不肯,她说,肚子里的孩子想多陪陪爸爸。
比起身体上的辛苦,更让林秀头疼的,是面对如跑数机器般飞快增长的医疗账单。
由于仍有许多靶向药品没有纳入大病医保的范围,大病医保报销的金额有限,林秀需要垫付的许多费用。两人刚刚买了结婚的新房,资金紧张,加上孩子将出世,又会有新的开支,经济上的未知黑洞,大口大口地吞噬着林秀仅剩的力量,令她窒息。
大病医保报销待遇保准
起付标准为2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为30万元
报销比例分为三段
2万元至10万元(含)之间报销50%
10万元至20万元(含)之间报销60%
20万元至30万元(含)之间报销70%
这天,她偷听到与章恺同病房的一位50多岁的大叔在保险顾问莱斯利聊自己的保险。林秀得知,大叔高血压多年,心血管方面的慢性病一直不停,但是,他的儿子前两年给他配置了“防癌险”。
“什么叫防癌险?难道可以防止癌症吗?”林秀好奇地问道。
莱斯利解释,防癌险就是只针对癌症理赔的保险,和健康保险一样,防癌险也可分为重疾险和医疗险两类。前者可以选择购买固定保额,有固定的交款年限,出险时会一次性理赔当初购买的保额,帮助缓解因为癌症给家庭带来的收入缺口;后者则是交一年保障一年,实报实销型保险,对癌症引起的治疗费用进行赔付,一般设有通用的固定报销上限。
林秀点点头,这是她第一次知道有专门针对癌症的保险,她继续问道:“那为什么高血压患者也可以配置防癌险?我听说得了高血压就很难买到健康保险了。”
莱斯利告诉她,由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影响大,但不会直接引起癌症,因此很多防癌险对三高人群都很友好,三高人群也能投保。
莱斯利又补充道,防癌险的核保条件比重大疾病险宽松,理赔的疾病比重疾险少,因此保费也会比重疾险便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买防癌险需要留意两时间——防癌险的等待期多为180天,是重疾险等待期90天的2倍,也就是防癌险合同生效180天后确诊的癌症,才能得到理赔;另外,如果是多次理赔的防癌险,两次癌症(无论是复发、转移还是持续)的确诊日期间隔期普遍为3年。
林秀轻轻抚摸了一下肚子,又问道:“那如果孩子的父母得过癌症,会不会影响孩子投保防癌险呢?”
莱斯利解释,一些防癌险、重疾险,确实会在《健康告知》问卷中要求被保险人告知,“被保险人是否有2位及以上的直系亲属(父母和兄弟姐妹)在60岁前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或白血病?”。经医学机构证实,肝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这9种癌症,由遗传性因素导致的概率的确较大。
林秀的心揪紧了一下。微笑着谢过了莱斯利的讲解,她扭过头,看见章恺还在昏睡。
因为了解到了防癌险,林秀心里对于孩子的担忧减少了一些。
她决定等孩子出生,就给孩子买一份保险。一份保险或许不能完全改变命运,但至少可以带来一些帮助,减少一些痛苦。
她的一生真的不想在失去中度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