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作者: 天下第一盏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23:47 被阅读0次

      建窑、建盏,因地处宋代的建州府辖地而得名。古窑址在今天的建阳区水吉镇的后井村,其中大路后门窑编号为90SJY3的窑长135.6米,是国内已知最长的龙窑。中国龙窑历史最早起源于商代,龙窑代表了东方的陶作进步和智慧,是历史以来烧制陶瓷的最高平台。建窑又因两宋文化和艺术风格,将建窑烧制的黑釉建盏推上中国陶瓷历史的最顶峰。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建盏作为黑釉之典范,其盛名和价值取决于器物本身的历史影响力,建盏完全融入进了两宋生活,整个宋代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品位,造就建盏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中的革命性意义和最高地位,建窑之天工造物,完整体现了宋代追求的极简和留余风尚,将单色釉建盏以其自然造化的形和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宋朝,这是一个现代文人多羡嫉的时代,在宋朝,雅士与友人品茶论道、琴酒诗歌,多得自在,甚至有个不专心做皇帝勤于政务,却醉心于艺术雅玩的宋徽宗,而且玩得有声有色,不仅在书法上创造了独具一格的瘦金体,更是凭着对茶的喜爱,对茶道做了反复研究,最后将所得写入《大观茶论》,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独到,论述尤为精彩,给世人用文字演绎了最标准、最雅致的点茶法。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有人戏称,宋徽宗什么都会,就不会当皇帝,建盏的流行和重要地位,和这位吃喝玩乐无一不全的皇帝有很大的关系。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宋代斗茶成风,整个社会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皆是斗茶的发烧友,在建安贡茶产地尤甚。大书法家蔡襄的茶学专著《茶录》中有段提到建安的斗茶:“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者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也就是说,点茶后在茶面上形成的浮沫,以色白和泡沫持久为优。有趣的是类似现代在咖啡的泡沫上做画一样,宋代文人在分茶的过程中,也会通过巧妙的搅拌,在茶沫上画出禽兽鱼虫、山水人物的图案,更有甚者可以在茶沫上作诗,称为“水丹青”,苏轼就曾写诗称赞分茶技艺高超的谦师和尚:“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由于宋代茶色尚白的传统,所以建安地区产的黑釉茶盏不仅利于观察茶汤上面的浮沫,更是衬托茶色之白最好的器具。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建盏的基本特征是口大底小,大多数的建盏都是这样的,从器形上来说,有的像漏斗一样,有的是实足,造型是属于古朴一类的,将建盏拿在手中会感觉到比较沉。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相关文章

  •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建窑、建盏,因地处宋代的建州府辖地而得名。古窑址在今天的建阳区水吉镇的后井村,其中大路后门窑编号为90SJY...

  • 感受建盏之城文化魅力 探访建盏匠人李木贵胡金花

    近日,为深入挖掘建盏及地域文化潜力,记者走进建盏文化创意园,参观了富有特色的考亭街、古院落以及建盏工作坊,并探访了...

  • 建窑建盏——建盏的造型文化

    建盏作品不但流行于民间还能登大雅之堂,包含区域内特定时期积淀的宗教、愿望、政治及艺术传统等,极富浓郁时代色彩,彰显...

  • 池盏堂带你走进建盏文化交流

    建盏池盏堂:初识建盏文化 在这么多年的瓷器生涯中,我唯独对池盏堂公有很深的好感.他们公司对建盏文化有更深成次的理解...

  • 池盏堂「建盏」收藏新宠

    「建盏」收藏新宠 「建盏」是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它是黑釉瓷的代表,是茶文化和瓷文化发展至巅峰的宋代皇...

  • 建窑兔毫盏的由来?

    建盏斑纹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其中以金兔毫、银兔毫为主,这些建盏的名称也是根据纹饰命名的。建盏斑纹是在...

  • 建盏探秘③上游玩家

    建盏探秘③上游玩家 建阳建盏文化街。面溪而建,盏店林立,一眼望不到头。 建盏店铺的名称可谓五花八门,既有大小各知名...

  • 建盏真假如何辨别?

    要说20年来升值幅度最夸张的高古瓷,建盏得算一类。建盏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其制作工艺呈现的独特审美趣味,...

  • 灯箱

    宜兴紫砂 香道文化 茶叶 建阳建盏

  • 池盏堂盏之真伪

    在多年从业和烧制过程中,池盏堂建盏公司对于建盏的真伪有自己的看法。近年来随着对建盏和茶道热潮的兴起,传统的茶文化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cz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