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遇见未知的自己》是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启蒙书,这本书于我而言是常读常新的。每每读到下面这些读书笔记,我都不时的放下笔记,闭目沉思。
找到自己,活出自己,这是我今生功课。
1.我是谁?
a.如果月亮是代表我们真正的自己,而且它是无法用言语具体描述清楚的东西,那么我们所有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尝试,就是这个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是真正的月亮。就好比说从来没有吃过冰激凌的人,你对他怎再怎么描述冰激凌都没有用的。但如果他真正的尝了一口,那么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了。
语言是苍白的,只有体验才是最深刻最真实的。
我是谁,这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b.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2.人追求的可能是财富,权利,健康或者爱和快乐,但是得到了这些以后又会满足我们什么样的需要呢?他们所要满足的不过是5个字,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不是快乐呢?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这就导致既然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喜悦不一样,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我们追求财富或者权利,这不过是实现我们内心喜悦爱和和平的一种途径,或者是说是策略,它不是目的。
3.每个父母也是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限制。
我们的原生家庭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带给了我们很多伤害,而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整自己。
不过就像这句话说的,我们的父母也是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限制,所以其实在我们是小孩的时候,他们已经尽他们所能地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在他们有限的认知下,有限的资源下,他们已经把他们能给我们的最好的给了我们。
4.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大脑每秒钟要处理4000亿位的信息,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其中2000位的信息,所以我们会选择性的去看东西,并且以此来体验这个世界的人事物。如何选,这是受从小被灌输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信念,标准,价值观等影响。所以每个人所看见的是他想看见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大脑会自动排除掉。
所以我们不必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别人看到的是他用自己的标准过滤掉的那些信息,而不是事实。
我们选择看到的信息,形成了我们的观念和世界。
5.潜意识在哪里?(我们是自动化模式——潜意识,制约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a.在梦里。梦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鼓励,还可以把白天生活的一些心态整理出来给我们看;梦也有警示指引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让我们宣泄情绪或展现出被自己压抑的人格特征。
b人际关系中一再出现的生活模式,比如和同事老板的相处模式,比如走到哪里都碰到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互动方式。这其实就是潜意识的一个模式在主宰我们的命运和行为。
c.你说漏嘴,不经意说出或做出的一些事儿,虽然与你本意不同,但也有可能是你潜意识里真正的想法。
d.上瘾症。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学上,我们的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如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的,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说这条神经线会变得很粗。
而且当我们的身体层或大脑层产生某种情绪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胜肽,随着血液到我们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围的上千个感受器所接收。久而久之,感受器对某种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发脾气。
也因为细胞有这种渴求,它会促使我们去做那些能满足它的事——选择性的筛选符合细胞渴望的信息,制造各种符合细胞想要的思想(还因为某条特定路线的神经网络早已架构好了),而这些能量的波动会吸引和它震动频率相同的东西过来。这可能就是吸引力法则的深层原因吧。
e.身体上
5.如何与身体连接?(身体是我们寻找真我的必经之路)
A.任何能让我们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我们与身体重新连接。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踏实的心态和状况,也就是说无论是跑步快走游泳太极瑜伽,只要你能够专心的关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冥想。这之中与身体对话连接的最佳方式其实就是静坐。
每天做一些,能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的运动,放更多的觉知在身体的部位上。
b.好好吃,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谷物40%,水果蔬菜40%,蛋白质20%。
吃饭时间:早餐一定要吃得多,晚饭一定要吃的早要少。餐进食之间不可以超过4小时,这样才不会耗掉你的老本。在两个正餐之间吃一点零食补充能量。
分量:78分饱。
c.与身体连接,不是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工具使用。
健走:配合缓而深的呼吸,摆动双臂,大跨步的快速前进。放空大脑,专心把注意力放在双脚上,步行禅。
d.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留意自己的身体。 比如跟人交谈时自己的身体语言是什么?皱眉了吗?肩膀是不是因为紧张而高耸,你的胃是否因为焦虑而打结。
开会的时候注意此刻我的姿势是什么,我臀部和椅子接触的感觉是什么?我身体的哪一个部分有紧缩的感觉。
→以上就为我们自己的意识带入了更多的觉知。
平时我们做事的时候,身体除了在做事,他也在适应和感知周围复杂的外界条件,然而这都是潜意识的范畴,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是其他事情上。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留意身体的感知,就可以把那5%的意识状态扩大,这样就把潜意识的一部分转变成了意识。
6.情绪都是一种能量,尤其对孩子来说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失望,空落的悲伤都只是一种自然生命能量的流动而已,他会来就一定会走。
7.受苦有两种,一种是无知的无名的受苦,就是任由潜意识的操控而受苦,同时在抱怨抗拒那个痛苦,这样的受苦不能让你成长。
另外一种受苦是有觉知的受苦,当你感觉到撕裂般的痛楚,好像要爆炸似的愤怒,你不逃避不抱怨,你全然的去经历它,让这个压抑隐藏多年的能量爆发出来,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态度在全然的爱和接纳中去经历它。这样的受苦是你走出人生模式茁壮成长的契机。
8.潜意识里有什么?
潜意识里有不被我们允许的那些特质,即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阴影被我们否定的,压抑的抗拒的内在特质。
还有从小到大不被父母环境认同的各种情绪。让都是没有被释放的能量,储存在我们的记忆细胞里。
9.当潜意识浮上台面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做法有哪些?
一是逃避。比如用工作酗酒抽烟,各种引证看电视追星,帮助别人不停的读书学习,泡夜店,换伴侣,换工作,过度运动,在生活中制造各种戏码,包括上各种灵修课程。总的来说,只要我们不面对自己的阴暗面,不面对自己内在的那一个部分,那就是逃避的策略。
二是投射。当我们对某一类人或者行为特别有意见,特别看不顺眼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这也是一种逃避策略。比如我从小就被教导我应该是一个聪明的人,我也自然认为我很聪明,所以我压抑否认了自己不聪明的地方。于是当我看到不聪明的人时,他提醒了我内在的不想面对的部分,所以我特别讨厌不聪明的人,对他们没有耐心。
投射的还有一个原因是 投射者希望对方也体会到他内心的崩溃会,会认为我如此痛苦,为什么你全无感觉——为什么你好好的,而只有我在愤怒、怨恨和悲痛中?投射者常常会无意识地做一些事,刺激别人,为的是让对方体验到他们自己内心中的伤痛。
10.思想的基础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负责,听话,成功,温柔,诚实,独立,谦逊,出人头地等等,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以此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思所想的基础。
11.如何转念?如何调整情绪?
方法一:检视思想
A.我说:他很自我中心,从来没有真正的关心过我。老师问:这是真的吗?
b.老师问:当你抱持这样的想法——他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的关心过我,你看到他或是想到他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
c.老师问:今天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在你的脑袋中你看到他或是和他相处的时候,你会觉得怎么样?
d.老师说:我不是要求你放掉这个思想,我只是想问你,你有没有看到任何理由让你放掉这个思想,不再背负着他?
e.现在把这个句子反转过来,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他不是自我中心,他不是从来没有真正的关心过我。请你闭上眼睛,心里默念这句话。看看他的真实性和原来那句话比较起来如何?
f.把它改成你,把你写的句子再念一遍。——我很自我中心,我从来没有真正的关心过他。
老师问:这句话的真实性怎么样?
方法二: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首创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A(事件)→B(信念)→C(结果)
你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p190页
如果调整情绪?阻止胡思乱想
A.充分发泄
b.倾听脑袋里的声音,检视思想。因为情绪是身体被我们思想刺激之后而产生的反应,所以在我们每个负面的情绪后面都有一个支持他的思想,我们是可以来检视一下这个思想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当我们看到我们的思想的同时,我们就切断了与他的认同,如果你进而检视它的真实性,我们会发现我们90%的思想几乎都是不正确的。我们不再盲目的听从脑袋里的声音时,就是他可以止息的时候了。
c.臣服于已发生的事实。因为情绪上的抗拒和反对是无法改变那些我们不想要的,但已经发生的事实 。我们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所以臣服的第1步就是要先看到自己的抗拒,而且看到自己的抗拒是徒劳无功,无济于事的。
而回到当下可以帮助我们停止胡思乱想,回到当下,即使回到现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去,专注到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去。我当下你没有做事儿,那就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内在身体去体验你当时身体各个部分的感受,或者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因为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
d.默念破解人生模式的咒语。
我们的遭遇是配合我们需要的那种情绪而产生的,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模式、习性。
如果你常有不被爱的感受的话就写,我看见我在寻求(有)不被爱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他的需要。
当那种熟悉又痛苦的情绪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我可不可以欢迎他。我们一般都没办法做到欢迎他,但是当我们这样问自己的时候。就是在自己和自己的情绪之间创造了一个空间。
回答“不行”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问自己,那我可不可以允许他的存在,然后你会看见你允许不允许他都存在,可是当你回答“我可以允许他存在”的时候,你的内在就有一股力量升起,你就不会那么害怕、去排斥让你痛苦的情绪了。
e.第2个层面的臣服——臣服于你因事件而衍生的情绪,不要与他抗争。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很不好的时候,比如悲伤低落,我们会一直想要从这个泥沼中挣扎的逃出来,所以我们借有很多逃避策略,不去面对它,压抑它,否定它,排斥它。但是“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种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件事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就赋予了他更多的能量,他就更强大了。
我们要做的是任由他们来来去去,不加干涉。
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我们驱散不走。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做那些能带给自己喜悦的事。比如一朵迎风招展的小花,一个婴儿的微笑,一片阳光下闪亮的树叶,一个朋友随口的赞美。你喜悦的东西,他们是无所不在的。
所有这些方法的背后,都需要我们去培养觉察和定静。——静坐冥想是培养觉察和包容能力最好的方法。
12.如何破除小我——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如何产生的?
当我们和真我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会失去了自我感,因此我们必须要抓取一些东西来汲取我们的自我感,于是小我产生了。他不停的向外抓取,只是为了加强他自己的真实性,好继续的存活下去。是小我也和我们的思想认同完全相信我们所思所想都是真的。
有些人受害者就是他们的一种身份认同,如果此生不控诉那些所谓迫害他们的人的话,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比如有些人认同于癌症患者的角色,这些角色加强他们的自我感,然后别人才知道他们是谁。
看见:先要看到你自己认同于某样东西,也许你没办法立刻放下,但是如果你能彻底了解到你认同的那些东西,其实不是你也不是属于你的,你就有可能从这个外境追逐的噩梦中醒来。
13.如何心想事成?
你所向往的东西必须是命中注定,该是你的或是与你的更高目的是一致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
你能深入到潜意识和真我的层面,破除人生的模式,学好自己该学的功课,破解你的命运。
14.总结: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的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他一点时间、耐心,细心的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书中的破解之道,
身体——连接,
情绪——臣服,
思想——检视,
身份认同——觉察。
15关于臣服
斯多葛主义者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因为他们的理念。我们可以来看看爱比克泰德(爱比克泰德(Epictetus,公元55-135年)古罗马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自己的论述:
要想获得幸福与自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自己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
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事情本身不会伤害或阻碍我们,他人也不会。真正使我们恐惧和惊慌的,并非外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思考它的方式。使我们不安的并非事物,而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诠释。
邻家的小孩打破了碗或者其他类似物品,我们会轻松地说:“这件事发生了。”当你的碗被打破时,你也要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就像别人的碗被打破了一样。要把这种认识扩展到那些更令我们牵肠挂肚、后果更为重大的世俗之事上去。
要清晰地辨别你允许什么样的思想或观念进入你的脑海。
将人生视如赴宴,在其中你的举止应当优雅得体。
如果一个人只在力所能及的、不受阻碍的范围内寻找他的“好”,他的最高利益,他将获得自由、安宁、幸福、平安、高尚与虔诚,他会为万事万物的成就而感恩于神,不会对任何事情吹毛求疵。——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选择你的行为,朝向你所认为的 “ 好 ” 的方向。
16.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首创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阿尔伯特·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还可以称为“ABC疗法”,这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理解:并不是外在事件 (Activating event) 导致了你的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 ) ,是你的内在信念 ( Belief ) 导致了你的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艾利斯提出理性情绪疗法,爱比克泰德与斯多葛哲学是他治疗思想的一个源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