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习分享来自于一名小学数学老师陈天瑜,非常棒!
![](https://img.haomeiwen.com/i3294262/76b9dee4b6a5d611.jpg)
看到课程题目的时候本来我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似乎陪娃已经做过这类尝试了,听完之后才发现,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己差距还太大了!
来,先看下我曾经给天天做的数学学习思维导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3294262/5011528372e9be0d.jpg)
当时做完心里倍儿美,今儿听完陈老师的,真是惭愧呀。
今儿的分享分成如下四个部分:
1、学生复习现状
2、思维导图优势
3、导图制作步骤
4、具体案例分析
思维导图图既可以通过图像、色彩等方式把难以表达的知识形象化、可视化,又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助构建知识结构,是非常不错的工具。
一、学生复习现状
![](https://img.haomeiwen.com/i3294262/ef75fb39c62d7b24.jpg)
1、学生
从孩子们来看,经常是通过频繁练习的题海战术,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构建知识体系的机会特别少。
回想我们小时候的学习,是不是啪啪打脸?考试前似乎都记住了,考完大脑一空,全还给老师了,现在才幡然醒悟,原来是缺少内化成自我知识体系的过程,还好醒悟得不是太晚。
2、老师
从老师来看,复习课往往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给学生的空间不多,忽视发散思维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家长
从家长来看,往往没有复习策略,一不小心就变咆哮妈咆哮爸,实在没办法就对孩子们采取题海战术,结果时间花了效果却一般。困惑,焦虑,烦躁,有没有?
困难有很多,还好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自己也不停止学习,这不,有个好工具—思维导图了么?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3294262/617af351d4b9865a.jpg)
1、通过图像、色彩等手段,使知识形象化;
2、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独有的知识图谱;
3、融会贯通,理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4、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负担。
分享老师绘制的图形的运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3294262/e93e41474fe496c5.jpg)
哎呀呀,这么多优势,赶紧用起来!
三、思维导图制作步骤
![](https://img.haomeiwen.com/i3294262/cdd43bcadee3d9a8.jpg)
第一步:细读教材,理解知识的系统编排;
我觉得我之前就是这步太欠缺了,没有认真去读天天的教材,所以绘制得不够丰富。
第二步:构建知识框架,了解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进行分类;
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其实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分类整理非常重要,只有理解清楚,分类准确,一级分支的绘制才能够顺利完成。
第三步:梳理出每部分的重难点,提取关键词,形成二级分支;
第四步:细化框架结构,完善绘制思维导图。
不要想着一气呵成,一次成功,为了增加思维导图的阅读性和趣味性,我们不妨多加一些小图标,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大脑,增强记忆效果。
四、举个例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3294262/ac5ee9e4e14ae34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94262/5a28c3a7e226919c.jpg)
第一步:先让我们来细读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这个单元一共有六个例题:(1)认识角,找到生活中的角;(2)画一个角;(3)认识直角;(4)画一个直角;(5)把角进行分类;(6)认识锐角和钝角,利用一副三角尺进行拼角。
第二步:找一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进行分类。
课本实际上将知识分成了四部分,第一部分,认识角,例题中的例一和例二;第二部分,认识直角,例题中的例三和例四;第三部分是认识锐角和钝角,例题中的例五;第四部分是拼角。这四个部分就是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了。
第三步:最关键的一步,梳理每部分的重难点,形成二级分支,最难的是提取关键词。
生活中的角(比如剪刀形成的角,钟表上的角,三角尺上的角),认识角(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画角(从一个顶点起,向两个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这部分就完成了,是不是很棒?
认识直角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是生活中的直角(比如国旗上,椅子上,双杠上都有直角),接着是直角的特征(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书上的方法是叠合法,拿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比一比),然后是画出一个直角(画直角也很重要,先画一条边,利用三角尺的直角,边边重合点点重合,就可以画出一个直角啦)。
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的角,比如三角尺上除了直角之外的两个角都是锐角。钝角,比直角大的角,比如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
最后用一副三角尺拼角,可以拼成锐角,也可以拼成钝角。
第四步:细化框架结构,完善思维导图。
中心图一般要主题相关,3*7厘米大小,三种颜色有利于吸引注意力,如果你觉得找不到合适的中心图,也可以把课题用写艺术字的方法写在思维导图中间。
一级分支顺时针旋转,一线一词,每个词字数不宜过多。二级分支上可以写一些例子和错题。
你看,一个单元的知识就浓缩到一张纸上了,是不是实现了把书越读越薄?
老师画得太棒了,我模仿了一遍,哈哈哈,下个学期给天天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3294262/5503bc8bd044d2a3.jpg)
是不是很心动很有趣?
来来来,一起带着娃玩儿转数学思维导图吧。
赶紧找一个单元,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找到例题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按照如上步骤绘制一副属于你自己的思维导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