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了一个叫做李明妙的女孩子,在爱情中跌宕起伏的成长故事。
明妙与顾真年
因为书名是藏地情人,所以我认为故事的男主角应该是桑青,明妙在藏地遇见的那个男子。
但是故事中很大一部分篇幅在讲顾真年,比明妙大了21岁,遇到了最好年华的明妙。之后互相陪伴七年,这个教会她爱的大叔,也让明妙变成了一个迷人的女人。
我认为明妙跟顾之年的这个故事最虐。看到时候,心中很是压抑。
是真爱,所以明妙才会痛也不发出声音的陪伴在他的身边。
在关于感情的文字中,李明妙成了一个微小的错别字,折磨着所有正常的句子,这对她来说,又何尝不是悲凉尖锐的命运。
顾真年是一个很好的情人。
真年毫不掩饰对她的迷恋。他送她各种各样的礼物,告诉她他所知道的一切,出差把她带在身边,会议中途溜回房间,顺路买一支妩媚的口红。她用口红在浴室玻璃上写:原来你也在这里。那就微笑吧,发呆吧,吃粒糖果相爱吧,这样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她蒙上他的眼睛,在他脚心写字,写了左脚,再写右脚,强迫他在床单上用力跳跳跳。他摘下蒙住眼睛的丝巾,床单上一片字迹:左脚及时,右脚行乐,满床及时行乐。
这样的爱真的是很美好,但却美好的很残酷。在世人的眼里,所有的情人都是这样吧,不管你们是不是真爱。
看清楚你自己,一个情妇,无论你多迷人都会受羞辱,这不是灾难。
她被他劈成了碎片。
所以看这段故事觉得特别虐。
这也是让明妙成长最大的一个人生阶段,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陪伴了一个人。
然后互相深爱,互相仇恨,又彼此分开。
我在想如果可以不遇到顾真年,明妙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
依然是一个迷人的姑娘吧,像她的小姑一样。我有的时候会恍惚,会不会她的小姑其实是她的亲生母亲,要不然他们为什么如此的相像呢!
明妙与桑青
这两个人如此单纯,如此相似,又如此的合适。但是命运却也不让他们最终在一起。
当桑青说他出生在子梅的时候,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子梅是真实存在的地方,而桑青的故事发生在我看不见的平面之上。
他是这么说的:很多年以前,日子并不好过。
桑青的父辈们迁徙到高山之上,这里与其他地方不同,来到这儿的人都很偶然地做出了决定。男人们用绳子捆绑整根树木,拖着巨大的房梁,在子梅修造房子。那些房屋的线条像尺子一样直,因为背靠大山,显出庄严的气氛。
桑青在遇到明妙的时候,明妙已经很难再对一个人深爱,但是仍是因为彼此的特质,让这两个人彼此相爱。
明妙爱桑青,爱的自然。
桑青,你是自由的,我期待你偶尔离开,永远回来。如果做不到,我也允许你来,允许你走,这就是我对你全部的爱。
这样的明妙真的让人很喜欢,这样的爱才能持久。
可是故事的结局有一些出乎意料。
桑青从子梅,想要走到世界的中央,在炮火战乱中幸运的活了下来,却在快要达到家乡的时候,出了意外。
这很在我的意料之外。而这些出现在明妙的生命之中,然后又离开的这些人,都是为了完成明妙的使命吧。
那过程漫长而隐秘,而使命是加诸一切命运之上的动力,它反复试炼我,直到从一个凡人的身体里显现出佛陀。
然后明妙变成了桑青。
一个人完成使命的过程是漫长的。
书中的语言魅力
作者是一个很文艺范儿的人,从她的文字就可以读出来。很多话很多描写,都很有画面感,并且都能触动人的心弦。
看过一个名家对作者的书评是文字很有灵性。当时看到灵性两个字,才对于这本书充满了大大的兴趣,想知道是怎样的灵性文字。
我相信李蕾一定是去过藏区,所以对藏族人的描写,非常的形象,比如他们的眼睛很明亮。
很幸运,我是在去过西藏之后,才读到的这本书,所以读里面的一些景色描写、藏族人描写,很有感触。
里面有很多“佛语”,很能开悟人。比如
时间犹如神明,它治愈一切。
读了确实有灵性,也很有特色。还专门看了作者李蕾的视频,其他介绍。
通篇都是这样的“文艺范儿”也觉得作者用词过于浓烈了。
另外印象深刻的还有明妙与黄凉若,这条故事线有些不理解。
安排这样的一个人物,而且里面明妙跟他的一段相处在我看来有些不合情理。
这个情敌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试炼明妙的吗?
这些出现在明妙生命中的男男女女,或给予爱,或给予恨,都是让她成长的!
最后
本书适合大段的时间通篇读下来,不然中间有一段人物线比较多,感觉读起来思维混乱。
PS:有评论说,这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小说。作者第一篇小说就写成这样,真的很厉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