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脚踏实地 缓步前行 学思为马

脚踏实地 缓步前行 学思为马

作者: 赵赵的创想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1-02-11 15:20 被阅读0次

    站在2021的岁首,回望自己的2020年,许多事一下子涌上心头,不知如何说起。整个一年,按部就班,平凡琐碎,没有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每个日子如涓涓细流,无声汇入时间的长河。

    为了书写自己的年度叙事,这段时间一直在心里反复思量,渐渐地,脑海里的一团乱麻化成几个关键词不断在脑海闪现,就是他们吧!

    1.停课不停学

    新冠疫情比2020年的新年来的更早。疫情爆出后迅速蔓延,抗疫形势日趋严重,全国上下鏖战新冠,大年初二,我们当地也开始进入了封锁状态。刚开始,我每天关注着新闻,眼看着感染人数直线上升,心中无限恐慌,透过窗户眼巴巴地往外看,小区里空荡荡的,心里也空荡荡的。看到电视中,那些逆行的白衣天使们不顾个人安危奔赴疫区,用自己的专业和责任感为我们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我在震撼地同时,也深深感到我们“不是因为平凡而幸运,是因为幸运才平凡。”

    作为教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虽然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冲锋在前,那么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是为抗疫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吧!马上到了原定开学的时候,但疫情形势严峻,于是“停课不停学”活动浩浩荡荡席卷而来,从未接触过直播的我,也积极化身十八线“网红主播”,破天荒地开启了直播生涯。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每天统计上报学生情况,做好本班疫情防控工作以及自己担任的语文和品德学科线上教学的同时,及时根据学生线上学习参与情况每周定期召开家长会,引导并深化家长和学生对线上学习的认识和重视,形成家校合力,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我把当时家长会发言稿发在了简书上,创下了两万三千多的阅读量新高。

    我还在班里制定“停课不停学”每日积分制度,并建立了本班教师群和组长群,加强与本班各任课老师和学生沟通联系,任课老师每晚截屏反馈学生线上学习数据,我则根据反馈情况汇总学生每日积分,并在班级群内公布,对每周积分排名靠前的同学制作光荣榜进行表彰。对参与度不高的学生,通过多种通讯渠道了解沟通,督促其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取得良好效果,也被学校评为了线上教学“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终于,在经过了有生以来最漫长的寒假之后,开学已是5月15号了。到了开学的日子,再看到学生们,我感慨地说:“经过了此次新冠疫情的考验,我们都是在同一个战壕奋战过的战友,在那么多白衣天使的努力下,暂时打赢了这场硬仗。我们也要用自己 的认真学习去感恩那些守护我们的人。”我相信无论是自己,还是学生,这个冬天都会永远留存在记忆里。

    2.加入新网师

    前天晚上听王小龙老师《新教育年度报告》,听到四种叙事风格——“崇高”、“优美”“反讽”和“平庸”,我便在心中为自己对号入座,论起行事风格的话,自己有成长的自觉与行动,并对生命有省思,日常生活不够从容舒展,与周围的学习环境有冲突,但自己也较易陷入迷茫与拖延中,使得自己难以超越日常生活。这和崇高还蛮像的,可很多时候,日常平淡、松散,被各种琐碎杂乱的事情包裹,该是平庸吧,至少,这一年是。如果说,还有一抹亮色的话,便是加入新网师了。

    去年,忘了是什么样的机缘,我关注了新网师公众号,知道了有这样一群心怀教育的理想与热忱的一群人,尺码相同,希望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对此我心向往之,却只能一直观望,因为错过了新网师的招生时间。直到看到网师发布2020年招生简章,我便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阅读史,因为一直都有书写随笔的习惯,所以阅读史并没有费很多功夫,阅读史的书写也让我有时间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经历和精神成长经历。邮件发出去后,便一直等待消息,还会担忧自己的阅读史符不符合要求,会不会被录取。

    直到在新网师的公众号发布的录取名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也明白自己踏上了一条全新的学习之旅,心中有一种终于找到组织的欣喜与期待,也抵消许多之前的恐慌与懒散,开始把目光转向书架,并从上面抽出了《正面管教》这本书。

    之所以抽出这本书也是有原因的,孩子当时上八年级,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寒假期间的学习、生活各方面状态都不太尽如人意,最重要的是总感觉自己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隔着什么似的,孩子有什么话,也总是闷在心里,我心想可能是孩子进了青春期,自己也不能还停留在以前把他当孩子那种状态。于是,想借助这本书,找到一些方法和途径。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正面管教的方法,学习正面管教的方法是为了"赢得"孩子,而非"赢了"孩子。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孩子自尊,实际上一种伤害,刚开始看到这里我还有些不解,怎么会是一种伤害呢?我们经常说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难道错了吗?读了接下来的内容才明白,孩子需要学会自我评价与自省,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赞扬和观点,那样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所以,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培养自尊的关键。要想赢得孩子,首先要学会理解他们,当他们觉得被理解时,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还有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孩子的觉察能力很强,他能很轻松地觉察到语言或行为背后的感觉,这感觉比我们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更重要。而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最准确地表达出这种感觉,而我们说话的语气多半反应我们的内心观念,所以,父母心中如果没有鼓励,尊重和理解的态度,那么我们学到的方法可能会变成操纵。

    阅读期间,我感触颇深,同时写下了大约六千多字的读书笔记。我试着将书中所讲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亲子关系中,感觉效果挺好的,儿子也开始慢慢愿意向我坦露他的心声。

    很快,新网师教导处开始通知学员选课,因为对李镇西老师仰慕已久,自己也喜欢习作,也一直在简书写本班的教育故事和教育随笔,再者自知教育理论基础严重匮乏,我对于自己能否跟上其他的科目学习进度也有些信心不足,于是综合考虑,我选择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课程。后来又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让阅读成为灵魂》的讲座,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发现写作没有捷径,广泛又深入地阅读和写作练习是必经之路。阅读,思考,写作和生活本身也应是浑然一体的,是缺一不可的,见解并非存在于僵固的教条里,而是鲜活地生长在流动的生命中。

    听到李老师的阅读史那么丰富而深厚,自己越发觉得自己的无知与浅薄。自认为自己读书不算少,但是听了李老师的阅读类型,发觉自己读的书一直偏人文,大约占了百分之八九十,但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书少之又少,自己有些一条腿走路的感觉,所以一直走的跌跌撞撞,以后自己也要多读专业类的书籍,学会深度阅读,啃读教育和学科教学书籍,不能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还沾沾自喜。

    李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钱梦龙等中外教育大家。我原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老教育家的观念方法可能有些过时了,应该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但是,读这些大家的书和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发现他们的很多观念方法即使放到现在也依然适用,依然被人奉为经典。我就想为什么会这样?忽然想到之前在《精进》一书中,提到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东西。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产生共鸣,使之成为经典。那么,这些教育大家也是写出了教育的本质的东西,所以才能令人常读常新。

    第三点便是李振西老师对于教育对于学生发自内心地挚爱。李老师讲到他在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自己攒钱买小船带学生们乘舟游玩,想到自己带学生们登峨眉、游瀑布,两颗爱教育,爱学生,以学生的快乐成长为自己最大的幸福的心穿越时空,跨越国界产生深深的共鸣,令李老师不禁热泪盈眶。我在想,像他们这样亦师亦友的老师,学生们怎么会不喜欢,不爱戴,不亲其师信其道呢?

    而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学生更多的是指责和抱怨,自己又可曾想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对于学生的爱又有多深?自己又是否把学生的长远发展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呢?自己对于教育的初心又是从几时一点点消磨殆尽的?想到这里,不禁,倒抽一口凉气,着实惭愧!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课程作业,我还特意在学校图书馆搜集了有关李镇西老师以及关于教育写作的书,《爱心与教育》《教有所思》《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等教育类书籍,最先拿起的是《陶行知教育名篇》,在这本书中,发现陶行知先生远在100年前就提出了“新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陶行知先生提出第一新为“自新”——即要适应中国国情;第二新为“常新”,即日日新的坚持;第三新为“全新”强调从形式到精神,内外一致的新。

    原来以为“新教育”是因为发起人朱永新老师名字里面有个“新”,更有个人标志和特色,后来听了几次朱老师的直播课之后,发展这“新”里包含着更丰富的使命和愿景,又觉得革新的意义更多了些,原来“新教育”还有这样的渊源。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也令我惊喜不已。在这本书的开篇,看到了陶行知这样写道“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的,却又像教校。”读到这里,我会心一笑,因为“为什么叫学校?而不是教校?”这个问题,我之前也想到过,一边为和大师想法相同而窃喜,一边又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大师一百年前就提出的想法,我居然还以为是自己独有的新发现。

    时光流逝,自己在新网师里虽步履蹒跚,但也走的坚定。

    很快到了暑假,刚开始读了一段时间余秋雨的《山河之书》。余秋雨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家,这本书收录了他对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的考查和阐释,用一种人文和悲悯的情怀去看待这些遗址的文化意义。后来又读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巨匠与杰作》,更能明白梦想绝不仅仅是满腔热情,还要承受煎熬痛苦与孤寂。

    暑期,我还参加了新网师暑期网络共读,跟随徐旭明老师共读《圣经的故事》。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圣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本书。《圣经》是举世公认的人文科学的伟大文献和文学作品,自中世纪以来,就有“唯一的书”和“书中之书”的称号,但原版《圣经》晦涩难懂,美国作家房龙用朴素睿智的语言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的浩大人类历史进程。如此博大而神秘的《圣经》,作者房龙却能让《圣经的故事》这部书连普通人都能看懂。

    我是第一次参与共读,对此充满了好奇,想着了解一下这种方式,说不定以后也可以推广应用到自己的班级里。不过,对于这本“唯一的书”书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之前觉得这是一本关乎宗教信仰的书,经过徐老师的介绍,才知道这本书其实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尤其关于犹太的历史发展,这部分我还比较感兴趣,因为犹太的教育,以色列的人均阅读量越来越受到追捧,也想做一些了解。

    共读共分10天进行,从7月25号到8月3号,每天上午8:30-11:30,每天共读60页左右。每天上午,徐老师准时守候新网师钉钉群,采用视频形式,每天安排部分老师轮流阅读,中间遇到难懂的地方,徐老师进行讲解或补充阅读资料,徐老师的谦逊和对于学习的热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刚开始两天坚持的还好,但不得不承认,自己理解起来还是存在很大困难,自己又偷懒,不愿做更多的思考探究,所以,这次对于我来说,有些水过地皮干,很多东西自己一知可能连半解也没有。可能自己读书还正处在“浪漫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书和内容上心。

    下学期,新网师改革了课程,开始对学员开展通识教育,我开始大量接触教育理论书籍,《教育的目的》《静悄悄的革命》《人是如何学习的》《教育人类学》《教学勇气》等等,这些放在之前我根本就不会在意也不会去读的理论书籍开始被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刚开始是为了完成作业只能硬着头皮去读。不过,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迈出自己的阅读舒适圈去啃读一些理论书籍,竟像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刚开始觉得晦涩,但如果继续专注读下来去,却能品尝到回甘的味道,如酒一般浓厚醇香,自己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澄澈。最大的感受是,现在处理学校和学生的一些事情时,思路非常清晰,经纬分明,很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自己也很诧异自己的变化。所以,以前自己读书从来都是随缘,碰到那本看那本,现在开始自己掏腰包购买理论书籍,读起来还津津有味,边啃边嚼,边思边批,这都是新网师带给我的。

    自己边读边写,今年在简书共码字59698字,较之去年与前年,数量减少,更多是为完成作业而写,不过思想性上稍有进步。

    3.关于健康

    下学期开学在即,左腿却疼的厉害,去医院检查,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医生开了药,还交待不要久坐久站,医生开的可能有止疼药,药吃过之后不疼了,可是药劲一过,又是揪心的疼,路也不能走,觉也睡不好,那段时间心烦意乱,心里充满抱怨,血压也有所升高,这也让自己心生恐惧,每次想坐下看书的时候,自己就想这样对腰不好,这也打乱了之前保持的学习和锻炼节奏,后来在一位老同事的朋友圈里,发现一个针灸按摩治疗的诊所,也是病急乱投医,便赶紧去试试。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疼痛明显缓解。这次的病痛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身体,提醒自己要聆听身体的信号,和自己的身体和解并友好相处,凡事有度,不任性,不逞强,感恩身体各个器官兢兢业业地工作。这段时间,一直保持完成预习作业,没有对自己提更高的要求。对于学习和成长,放下焦虑,不攀比,这是一辈子的事,不能急于一时。

    4.乒乓球

    今年的身体锻炼放在了乒乓球练习上,因为疫情,瑜伽馆停业,再加上自己腰间盘突出,总觉得有瑜伽练习不当的嫌疑,于是舍弃了瑜伽。今年整个暑期和星期天的时间,只要有空,就往公园跑。每天早晨5:30起床,练习乒乓球,自己的正手攻球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步。还从练习乒乓球中打通了学习之道,兴趣是开端,坚持刻意练习是关键,寻求练习共同体——尺码相同的人的氛围不可或缺,当然,趁手的工具更能锦上添花。我承认有点玩球丧志,更多的时间都花到乒乓球上,而且自己还给了一个很充分的理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都说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掌声就在哪里,现在正手攻球突飞猛进,以前从不敢奢望的直拍横打也开始慢慢上手,想想,心中还是有些小得意的。

    5.关于学生

    关于学生,虽然平时还是免不了为了他们着急上火,关于自主学习,关于倾听,关于思考,关于表达,关于阅读,没少批评他们。不过,今年的学生也给了我不少惊喜。下学期带领学生进行《草房子》《西游记》的共读;有学生因为我课上推荐的《呼兰河传》而买来认真读了两遍;还有学生因为喜欢语文,喜欢作文,主动组建班级作文兴趣群,十几位学生每天写的不亦乐乎,这些小小的惊喜最能抚慰语文老师的心,最近读《教学勇气》,读薛瑞萍《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看到薛老师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我还没有这样的勇气,感觉这样坦露自己太多,在学生面前,还是不自觉地有在扮演老师这个角色的意识,可能自己还缺少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完整,还没有足够的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这也是接下来自己的努力方向。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过去的一年,脚踏实地地工作和生活是底色,笨拙、缓慢地学习是主色,也是亮色。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但求耕耘,莫问收获。

    的确,一切已经十分完美,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有一院小小的园地供他盘桓,一片浩瀚的天空供他神游。脚下有东西供他培养收获,头上有东西供他探讨思考,地下是鲜花几朵,天上是万点繁星。(《悲惨世界》第一卷)

    生命之河不断向前奔流,且歌且行,学思为马,乐在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脚踏实地 缓步前行 学思为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ir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