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中学语文教育一线的岗位已有12年,十多年风风雨雨,一幕幕工作情景,一次次倾情付出,可谓是踏石有痕。虽历经数年,但热情依旧,初心仍在,自己就像步入一条没有尽头的修行之路,一路步履不停,虽然慢,但心之所向,步履所往。
回首我的成长历程,我觉得一个人的起点怎样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始终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我们无法选择生命的起点,但却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将人生过得多姿多彩。只有经风沐雨,走在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你的脚印;也只有奋斗不止,才可能做出成绩。
13年前,迈出师范大学的我通过招教考试被分配到家乡的中学,如愿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在那里,我并没有刚上班的紧张忐忑,有的是初为人师的新鲜欣喜,第一次做老师,又做班主任,我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班级管理上,语文教学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虽然还没有明白什么语文教学的理念,没有接触到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在那里看到同事们的踏实努力,勤于钻研,我的语文教学方向也不致迷茫,在心中坚定自己要摸索出一条适合柔软性格的我在语文教学道路上的捷径。
三年后,我调到县直中学任教,来到陌生的环境,看到那么多优秀的语文教育同仁,他们的课堂各有风采,课堂掌控游刃有余,我不由得从心底敬慕,想象自己何时也能不为一节课的展现绞尽脑汁,课堂上能与学生们畅游语文天地,那颗寻求进步的心更加坚定。于是,我便积极参与学校的“青蓝工程”,找到了我的结对前辈鲁老师,她建议我多听优秀老师的课,每听过之后要有自己的思考,再在自己的课堂中去实践,孙老师也建议我要多研读课标和教材,对每篇课文要有自己的理解,不能人云亦云,因此,我认真阅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增减教学内容,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明确,难点分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向老教师讨教或在备课组内讨论,并且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些,而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站好课堂。我在学校的各种比赛中也慢慢崭露头角,得到同事们的赞许后我也越来越有信心,参加了县里各种公开课、观摩课的比赛,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学上的成就也更坚定了我求进的决心,我要不断努力,继续前行。
后来,我有幸加入了王秀红名师工作室,在这里有王老师的专业引领,也有更多积极进取的教育同仁们,我见识到他们的热情和优秀,也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读书,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我也由此开始在简书上不断记下自己的教育感悟和生活琐记,慢慢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她也组织我们观摩各地优秀教师的比赛课例,从中学习他们的优点,为探索和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提供便利,我在这个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感召下,不断修炼内功,提升素养。感谢王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在一次次的学习和培训中获得新的知识,为我的教学一次次注入新的活力。
心有志,则心定如磐石;勤耕耘,则行稳以致远。在语文教育的这方土地上,我将继续热情投入,勤于钻研,在与优秀的语文同仁们前行的道路上不断进取,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