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最大化的方式就是注重人生体验,投资体验。
跟老妈聊天,告诉她我准备带她和我爸出去旅游一趟,但是对于去哪儿游很是纠结。
老爸自五年前腰摔折之后,走路就少了。走得少,腿上慢慢变得没劲儿,久而久之,这四五年的时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原来特别喜欢出去旅游,一出行,就收不住的像个小孩子一样,哪儿都想去转转、走走、看看,但如今去哪儿都没心劲儿,懒得动,你无论有多好的建议、多诱人的去处,他都不会响应。
我带老人出行的可选项十分有限,爬山已是望而却步的事情了,而祖国大好河山、名山大川不是最该去游览一下的么,不能选,岂不遗憾,可那也只能徒有遗憾了。
想想,人在能动的时候就该抓紧时间去体验。在每个年龄段,人都应该尽可能的去体验人生。我经常和同事开玩笑说:“看到那些博主们到处游玩,拍好看的照片,吃不同地域的美食,看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办公室工作十几个小时,人家是体验生活,而我们只能看看人家的生活体验。”
说来,人还是活得不通透,没想明白人为什么来世界上一遭,为多挣钱而拼命,为改善生活质量而追求升职加薪,实际上,等我们老了,老到哪儿也去不了的时候,才后悔挣钱攒钱无用,自己想吃的,已经没有足够的消化能力,自己想去的地方,已经力不从心,不同年龄段该有不同的人生体验,即便是一种体验,每个年龄段人的心里感受大不相同,而我们把时间都耗在了工作上。
年轻时,一无所有,但是穷开心。岁数大了,有厚实的经济基础了,想再开始做自己可以随性而至的事情时,感觉蛮不是当初想像中的那么美好与妙不可言了,一切归于平淡,甚至索然无味。
在人生尚可的时候,懂取舍,知进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多体验人生,才是幸福的最大化。
读比尔.帕金斯所作《最优解人生》,想明白了一直模模糊糊理不清的生存状态,明白人成长中不同阶段对幸福感体验的底层逻辑。
“人生就是不断收集回忆的过程,最终能陪伴我们的也只有回忆了。”不要在只剩下回忆的时候,回忆不够丰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