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午后一碗茶(ID:whywc0719),关注了解更多,欢迎来撩~
从小到大,还记得跟妈妈吵过多少次架吗?
小时候,吵架就吵架,也无所谓,妈妈也不会跟一个小孩计较。
慢慢长大了,发现每次吵完架,气得妈妈偷偷哭!
那一刻,真想扇自己几个巴掌!为什么要逞一时之快呢?
可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克制不了。慢慢地,跟妈妈交流少了,竟然变得有一些疏远。
当然,不只是跟父母,跟朋友,跟恋人,这种情况也市场出现。
科学研究,人在极度紧张的时候,血液是流向四肢的,这时候,我们的大脑是一片空白,说话就会语无伦次,不知轻重。
有没有想过,这种关键时刻,人的本能反应,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改变的,让原本很糟糕的结局发生反转。
有人会说,不爆发?那就是忍咯!
其实,在隐忍和暴怒之间,还有一种方法,既能圆满地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和冒犯对方。
这就是《关键对话》这本书想表达的精髓,解决我们在沟通上的盲点,让我们能够在工作或生活的关键场合游刃有余。
关键对话是什么
书中,对“关键对话”做了这样的定义:
关键对话指的是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和他人的互动行为,是指可影响你生活的那些日常对话......
关键对话有三个特征:
1、不同的观点
2、激烈的情绪
3、严重的后果
举例:父母对你玩游戏这件事表示强烈不满。
不同的观点。
父母觉得你在浪费时间,虚度光阴,不思进取;但是你觉得你只是工作累了之后想放松,又没有沉迷游戏,不存在浪费时间。
激烈的情绪。
当听见父母不理解你,还言辞激烈的时候,你的情绪就立刻爆发了,而此时父母的情绪更激烈。
严重的后果。
这件事会直接影响家庭和睦,和父母的健康,以及你第二天上班的状态。
如何进行关键对话?
1、对话的背后,要有清晰的目标感
当我们受到言语攻击时,我们常常会思维短路,冲动之下要么“战斗”要么“逃避”:
然而不论是战斗还是逃避,蒙受损失的也往往是我们自己。
书中的核心观点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发生言语冲撞最终一发不可收拾,是因为我们没有弄清楚谈话的目标。
事实上,80%以上的沟通障碍,都是目标问题。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目标,从而任由情绪牵引,最终将事情导向无法挽回的地步。
所以,进行每一次关键对话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希望这次对话给自己达成什么目标?
我希望这次对话为对方达成什么目标?
我希望这次对话为我们俩的关系达成什么目标?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应该怎么做?
始终保证以结果为导向,用结果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语言。
比如,跟父母吵架这件事情:
1、我希望这次对话之后,我玩游戏不再被骂。
2、我希望这次对话之后,父母不再觉得我玩游戏是在浪费时间。
3、我希望这次对话之后我们俩之间多一些理解。
4、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应该尽量去向父母阐述玩游戏的好处和不玩游戏我会怎么样等。
2、比谈话内容更重要的,是谈话的氛围
而在谈话中,最容易让人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对话气氛。
正如这本书揭示的那样,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不具备“双路处理”能力,即同时关注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两个方面.
尤其当对话风险很高、双方情绪激动时更是如此,我们常常陷入对话内容无法自拔,几乎不可能腾出精力观察自己和对方会有哪些细微的变化。
因此,任何一场关键谈话想要顺利进行,作为对话一方的我们尤其要关注三个要素:
1)对话陷入危机的时刻:
在关键对话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你就应该将其视为危险信号,命令自己暂时后退、放缓节奏,重新审视自我。
①生理信号
人在陷入紧张及危机状态时, 会出现生理信号,例如双眼发干、胃部不适等;
②情绪反应
害怕、受伤或者愤怒,都是危机时刻的信号;
③行为方式
如果在对话中,你发现自己或对方在提高嗓门、开始指手画脚,或者非常安静,这可能是对话陷入僵局的信号。
2)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
在这一点上,沉默或言语暴力是最常见的表现。
3)我们应对压力的方式
在这一点上,常见的有沉默式和暴力式。
沉默式包括:掩饰、逃避、退缩;
暴力式包括:控制、贴标签、攻击。
3、想健康对话?要学会“综合陈述法”
“综合陈述法”,出自《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一书,在实践中特别好用。
“综合陈述法”主要有五个步骤构成:
1、分享事实经过;
2、说出你的想法;
3、征询对方观点;
4、做出试探表述;
5、鼓励做出尝试。
这种方法有个大前提,那就是我们需要审视对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希望营造良好的沟通情境,维持一段健康的对话,并让彼此感受到安全感,那么你就要时刻将谈话的目的记在心里,并时刻提醒自己。
自我毁灭式的沉默或于事无补的暴力都是有悖于这个目标的,为此我们必须学习新的方法,而“综合陈述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结语
成年人的标志就是自控力,而关键对话教会我们的就是怎样保持我们的自控力,不做情绪的奴隶!
一次成功关键对话,帮助我们塑造健康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我们的免疫系统。聪明的人,少动怒,要学会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一起读书,向上生长
因为有你的关注
而变得更有动力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午后一碗茶(ID:whywc0719),关注了解更多,欢迎来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