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恶劣环境中经过几十万年的演变生存斗争最终成为万物的灵长。他们强忍魁杰,矫健巧慧,男人身材魁梧,骁勇善战,女人刚柔并济,生儿育女。男性有阳刚之气,女性有阴柔之美。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社会病了,还是我们生活中不再需要男子气概。国内一帮男人女像成为时代潮流,
他们不需要学识、技能,不求男人多阳刚,只求我比女人多妩媚。只见小V脸型,涂脂抹粉,面若桃花,白嫩如霜,晶莹剔透,娇俏动人,穿耳染发,舞姿妖娆,让你雌雄难辨。 他们甚至成为众多小女孩梦寐以求的追求对象。所到之处,前护后拥,交通堵塞,女孩欲亲近之,送之奢侈礼品,以博一笑。
记起书里记载魏晋时期潘安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出行洛阳道,妇人遇,莫不连手共萦之,老妪遇之以果掷之满车。千百年过去,历史竟有几分相似。不过与潘安腹有才华相比,太抬高他们了。他们在镜头前或是晃动手指,嗯哼两声,或是亮出秀发,莞尔一笑,他们就能赚到你想不到的钱,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红,但你在广告里,综艺里,财富榜上,各种媒体的报导里,时时看见他们的身影。

看看粉丝们团的宣传语,“你外表的光鲜亮丽,却掩盖不掉内心的孤独和彷徨,感谢你的努力,给予我们一次次视角上的饕餮盛宴,诠释灵魂,孤独与旋律,艺术与独特,你突破了一个新的界限,大胆的装扮色彩,多幻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包含了你对音乐的诠释,对自我的打磨,你不仅仅是一个音乐人,还是一个艺术家,一个灵魂的表演者。等待与成长互为表里,并行不悖。”
宇宙都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才高八斗,技艺高超,不仅他是第一,诸如此类的都是第一,音乐圣堂已经排不下他们,其他音乐人与他们同时代真是生不逢时。他们个个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年纪轻轻,就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让他们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是他们的不幸。
原本“独特”、“灵魂”、“艺术”这些神圣字眼,经过这帮人的打造洗礼(zaota),越来越像是他们的专属词语。本身赋予品质才艺俱佳的词变成了地摊货、廉价品,没有真才实学,可用文字高高堆砌,真什么样的字眼都敢往身上贴。
我们不需要卖弄这种所谓的美,美应该是由内而外由发的一种自然行为状态,不矫揉做作,给予人一种舒服愉悦的抽象意识表现。大雁展翅翱翔,花儿微风拂动,女孩婀娜多姿,男孩英气勃发,农民收割庄稼挥洒汗水,消防员逆行救火,这些无需语言描述,让你瞬间感动,这才是美。它不关乎你们机械模式化的白皙的皮肤,高挺的鼻子,性感的厚嘴唇,妖娆的舞姿。

喜欢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的自由,可是舆论导向却不能没有方向。曾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离家出走,给家人留下纸条:不用找我们,我们要去当明星。为什么当这些明星,因为他们一次站台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到许多人也许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只要你的颜值符合他们的审美,迎合这种审美,即使先天条件不足,可以后天改装不足,就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这也算能力,这也算奋斗的话,那么为此奋斗的人太多了。他们误导着青年一代,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沉淀,机会大把在你面前,金钱就在你面前。
这种畸型审美标榜着“个性”“独立”,竟然成为当下的潮流,成为媒体争相报导的时尚。究竟什么样的人会喜欢这样女性化的男人?让男人趋之若鹜地变成这般面貌?是我们生活太安逸了吗?安逸得不再需要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安逸得不再需要豪气云天的男子气概。
看看当兵的训练褪去几层皮的后背,他们英勇豪迈,雄姿英发,为了我们大众财产、生命安全流汗流血,甚至牺牲生命,他们才是美,才是英雄。我们不认识他们,但我们知道他们是父亲的儿子,子女的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默默无闻,却是我们安邦定国的保障,他们才是时代敬仰的潮流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