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算是一本网红书了,因为曾一度非常的火热。朋友圈常常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
作者是一位叫由瓦尔.赫拉利的以色列年轻人,书一出版没多久就被翻译了30种文字,轰动学术界。书以时间为轴线,从远古时代写到现代. 看这书就像吃自助餐,什么菜都能吃到。因为写的不只是历史,还融入了大量的哲学,地理,经济,宗教等知识,看完脑洞大开,感觉是轻松愉快的饱食了一顿知识的营养大餐,让人心满意足。对整个人类的历史也有了宏观的认识。
(1) 幸福的狩猎采集社会
人类曾有长达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及狩猎为生。
祖先智人以部落为单位散落生活在亚非大陆广阔的大自然里。他们两三天打猎一次,每天采集3-6个小时。采集者每天采采蘑菇,挖挖根茎,抓抓青蛙,偶尔躲一下猛兽的。其他时间则是陪陪家人,在林子里晃荡晃荡,过得挺乐呵的。不用像现代人那么苦逼在格子间里一待就是8-10个小时,很多人还迫于无奈智能把孩子放在老家做留守儿童,一年只见一两次。智人们还营养均衡,有可能早上吃浆果和蘑菇,中午吃水果和蜗牛乌龟,晚上可能是野兔和野菜。这要比我们偏远农村的家庭一天三次吃米饭和同一两种菜要丰富的多。采集社会也很少疾病,因为人口少,那会全球的智人加起来七八百万,和一个城市差不多。而且他们住的很分散,疾病不容易流行。
当然也不全是美好的事,他们也有很悲惨的事情,比如自然的灾害,种族间的斗争。如果你过于体弱或者年老则可能会被族人杀害以减少负担。但总的来说,智人们短暂的一生中,快乐的时间比农耕时代和现代要长。
采集社会的很多基因也延续到了现代。比如很多人都爱吃甜食。古人采集时遇到一颗熟透的
果树会猛吃到吃不下为止,否则附近的狒狒也发现这棵树时,就会被抢劫一空。于是这种想
大口吃下高热量食物的直接本能就这样深植到我们的基因里。
(2) 苦逼的农耕社会
农耕社会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至8500年,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南部和中海东部
的丘陵地带。
1) 起源
人类从采集走向农耕,起源于发现了可以种植几种特定的动植物,不需要再四处迁徙。最早被驯化的时小麦和山羊,后来是大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中美洲驯化了玉米和豆类,而中国最早驯化的是稻米,小米和猪。然后你会发现几千年过去了,现代的我们其实还是吃着哪几种当初驯化的食物。人到现代还是有着远古狩猎采集者的心,以及远古农民的胃。
2) 和采集社会比有什么变化?
首先是身体的变化。人类身体结构本来是适应于爬爬果树,追追瞪羚。但是后来由于耕种需
要老是从事弯腰捡石头,除草挑水等体力劳作,人类的脊椎,膝盖,脖子和脚底都开始出现
疾病。骨骼研究发现农耕时代出现了大量的疾病。其实我们现代人类长期俯首于电脑前和低
头看手机,而且常年不晒太阳,对我们的身体伤害不亚于农耕社会。
其次是生活的变化。人们的活动范围开始缩小。从几百公里的采集场所到家附近的一小块范围。人们不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开始变得有计划,开始计划下一个季度的粮食,开始观察
天象去判断会不会有雨,会不会有旱情。总之人们开始忧虑未来, 也开始把自己固定再更小的
世界里。稳定的同时也带来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也开始出现剥削也奴役,为下一个时代做了
铺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