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花语》|萱草花又名忘忧草,秋海棠又名相思草,你知道吗?

《中国花语》|萱草花又名忘忧草,秋海棠又名相思草,你知道吗?

作者: 时寸光 | 来源:发表于2022-05-09 20:42 被阅读0次

《中国花语》|萱草花又名忘忧草,秋海棠又名相思草,你知道吗?

   《中国花语》这本书既现代又古风,颜值很高哦,尤其是90幅《百花诗笺谱》木刻水印花卉图,显得特别珍贵,这可是当年鲁迅和郑振铎两位大师的挚爱,并汇集成册,留传下来的珍品了,的的确确属于“岁月深处有沉香”了,读《中国花语》,了解这些优美花卉在中国古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特别是中国文化意境中的花语,特别符合我们的文化价值和东文审美,特别值得大力度传播。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中国花语传统文化,而现在满大街流行的花语都是从西方学习过来的,那是西方文化浸润下的花语,不是东方文明和中国文化传统下的最本色的中国花语了,我们需要留下中国文化和美学传统下的中国花语和带有年代感的古典花语解读。

我不知道秋海棠在中国古文化中的花语,它居然别名相思草、断肠花,花中的秋意和相思,美丽中绽放着中国文化意境下的友谊与情长。《群芳谱》中记载:“旧传昔有女子怀人,不至,泪洒地,遂生此花。色如美妇面,甚媚,名断肠花”。当花语中融入中国文化,顿觉得情义更加厚重,花与情更浓烈了。何况,这盆秋海棠,也曾是唐婉与陆游离别之时,美人送给陆游的相思花物,并以花之名,表断肠之怀。而陆游却说,这花是相思花,在他眼里,这花的情感又上升一层,这断肠之思,灼灼其表,厚厚其心。有了中国文化故事的融合,使得这些花语意义更加接近我们的内在情感。

萱草花,又称为忘忧草,其花色橙黄明丽,欣赏时令人身心愉悦,缓解烦恼忧思。《博物志》中写: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而《诗经》中说萱草要种在母亲住的北堂前,母新看到了萱草花,就可以减轻对儿女的思念,忘却烦忧。孟郊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所以,古时萱草指代母亲。母亲的居室叫萱堂,母亲的生日叫萱辰,母新的别称叫萱亲。所以萱草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母亲花。我们自己的文化系统被洋化了,真的不应该。在感恩母爱的时候,我们应该献上萱草花,而不是康乃馨。

一本《中国花语》,透过花卉这种常见的载体,把中国古文化和国学经典相结合,再融合了《百花诗笺谱》图片和花卉自身的特点和花语传统语义,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花语课,受益匪浅。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相关文章

  • 《中国花语》|萱草花又名忘忧草,秋海棠又名相思草,你知道吗?

    《中国花语》|萱草花又名忘忧草,秋海棠又名相思草,你知道吗? 《中国花语》这本书既现代又古风,颜值很高哦,尤其是...

  • 追花(516)

    萱草花是中国的母亲花,适合送给母亲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意。 萱草花又名忘忧草,代表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 成片的...

  • 五绝·萱草

    晓露湿青翠, 朝阳映嫩黄。 遍栽渠两岸, 风送忘忧香。 注:萱草,又名忘忧草。

  • 何为忘忧?

    文/陶子 谖草,有一个好听诗意的名字,又名忘忧草。 “欲望人忧,则赠以丹棘。”这里的丹棘说的是萱草也就是忘忧草。 ...

  • 谁人解烦忧

    游子行远方,慈母在高堂。砌有忘忧草,对之还断肠。 萱草又名谖草,谖(xuan)就是忘的意思。 别称金针菜、疗愁、宜...

  • 忘忧草是黄花菜,是母爱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就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萱草又名"萱苏""谖草"、"金针"、"宜男草"...

  • 萱草忘忧

    (萱草又名忘忧草,就像这人世吵吵闹闹,纷纷扰扰,尘世喧嚣。) 如果云知道,你的笑靥里住着一只迁徙的飞鸟。 飞过流水...

  • 【今日小计】Day 3

    ✔徐长卿,为萝藦科牛皮消暑植物,竹叶细辛,能解蛇毒,治毒蛇咬。 ✔​紫萱,又名萱草、忘忧草、黄花菜;忘忧"忘掉一切...

  • 每日花花分享D132

    萱草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前,中国也有一种母亲花——萱草花,别名“忘忧草”、“宜男草”、“黄花菜”等。唐宋时民...

  • 碧痕绝句·忘忧草

    夜明雨后坡英陨,衣袂投间白日初。 斜朵共黄争以眺,金针几处忘忧舒。 延伸阅读: 忘忧草,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黄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花语》|萱草花又名忘忧草,秋海棠又名相思草,你知道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qk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