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人越来越多得谈到“孤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让”孤独“这个在两百年前属于少数人的感受如此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先聊聊为什么以前的人没有那么孤独。工业革命以前,因为稳定的社会阶层观点和生活习惯,在社会的影响下,每个人在社会中会找到自己的定义,一个“角色”,人对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完全认同。
旧中国,女人的很大部分价值在于相夫教子,一个工匠的一辈子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手艺做好。每个人会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坚持做好自己的角色就能够被社会认可,并且从事这个角色能让其在物质生活中得到保证。比如一个只在意相夫教子的女人被男人赡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要做的是为这个男人生一个儿子,然后养好这个孩子就可以。她不会想着自己去赚钱,只用把自己的使命完成就好了,整个社会也会对这个女人有强烈的认同。
一切都很自然,一切对于当时的人来看都很合理,那个时候的人有某种“宿命”的观点,生下来就去做,直到生命消亡,这是其人生的目的。既然有了目的,各司其职,各安其命,人的生命的意义在此中得到阐释,所以没有孤独可言的。
我们在田里看到一辈子耕田种地的人,在山上看到牧羊的小孩子,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的期待就是不要天灾,庄稼有好收成,羊群能好好吃饱,就可以了。人生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主题。
到了近代这种“角色”的概念,也就是每个人生来应该做什么的概念,被打破了。资本主义开始之后,生产力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标准化生产和协同生产,传统的社会阶层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物质丰裕之后,我们被社会引导去消费,我们开始强调人的交换价值,我们重视自己能提供什么物质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而不是我们本身是谁。
以前一个医生只要好好行医,社会就会对他肯定,如果一个医生去经商,被社会鄙视。但是现在正好相反,一个穷医生在社会中,不比一个倒卖假药的有钱医生获得更多的尊重。
我们被鼓励消费,也被鼓励做“自由”的选择,很多人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其实很可能只是被引导的刺激消费的手段。我们频繁跳槽,我们不断购买,往往都打着自由的旗号,包括了“旅游”,“生命应该多体验不同的东西”等等。莫文蔚的凯迪拉克广告语“爱自由,就把汽车开上一号公路”,就是典型的代表。
人的价值从角色变成了物质的拥有,人便开始追求自己的交换价值。男人有更高的收入,女人有跟更美丽的颜值等等,都是在追求交换价值。追求交换价值会造成我们频繁地改变自己,跳槽屡屡可见,更改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是大有人在,我们昨天觉得好的东西,今天不一定还是好,我们的皮包手机住房都在不断地被引导需要更新换代。
在我们不断跟着社会刷新自己的时候,我们从事的事情,我们想的事情在不断地被打断,我们的追求在不断变化,去年认为好的东西今年我们自己都嫌弃,我们在自身中找不到连续了,所以我们觉得“孤独”了。这是我们在这个重视物质交换的社会中感到孤独的必然。
在这个潮流里,我们很难独善其身。社会分工让我们更依赖其他人,一旦依赖其他人,我们就不得不提供其他人需要的交换价值。在大都市里,不拥有一个手机,以后可能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满足了。我们回不到之前的自给自足,偏安一隅的生活了,只能在孤独中各自寻找自己的灵魂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