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字德祖,出生于名望贵族。汉朝名臣杨震的玄孙,大臣杨彪的儿子。
杨修才华横溢,机智过人,可谓是天才中的天才,就算才高八斗的曹植也不如他。 但可惜的是,他只活了44岁便英年早逝了。
杨修英年早逝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被他的顶头上司曹操所杀。有这么能干,聪慧的手下,曹操为什么要杀他呢?
世说新语中《捷悟第十一》这样写道:
杨修担任曹操的主簿,这时正在为曹操修建向国府的大门,刚刚开始建门,曹操亲自出来看,相国府的门修建的怎么样了?见到门后,嘴上没说什么,但让手下人在门上面写了一个“活”,然后拍拍袖子便离开了。杨修一看,立即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命令将门拆了,重新修建。说道:“在门中写‘活’字,‘阔’字。曹操是嫌门太大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心想:有杨修不是很好吗?可以省了好多事情,就不用曹操亲自来说:“把这个门修的小一点。”难道是曹操嫉妒杨修的才能?
还有一件事,曹操和杨修曾经从曹娥碑下经过,见上面写了八个字,“黄娟幼妇,外孙虀臼”。曹操看见了,一时间还有点蒙,心想:哎,这是啥意思?于是就问身边的杨修:“你知道是啥意思不?”没想到杨修干脆利落的回答说:“知道呀。”曹操一愣,“那你就别说了,让我想想,我肯定能想出来。”随后,他一边想一边向前走着。一直到他们走过了30里之后,曹操才明白过来,恍然大悟般的说道:“我知道了!”然后又对杨俢说我现在想出来了,你来解释一下这几个字吧。杨修不慌不忙,回答道:“黄娟是绝,幼妇是妙,外孙是好,虀臼是辞,就是绝妙好辞的意思啊。”刚才还在为自己能想出来而高兴的曹操听完后,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的才华比不上你啊,还差了30里呢!”
从这件事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曹操对杨修还是很欣赏的,而且曹操也很可爱,遇到事情时都要想一想,必须自己想出来,而不是靠别人告诉自己。杨修到挺适合曹操的性格的,爱钻研的曹操在遇到自己想不出来的难题时,还可以请教杨修呢!
由此可见,杨修并不是因为曹操的嫉妒而死的。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在看了下面三个故事后,我豁然开朗。
杨修二十五岁时,被曹操所重用,他与丁仪兄弟,都支持立曹植为太子。
曹丕知道后非常害怕,让自己的好朋友吴质为他出谋划策。在当时与吴质这样的人有结交,可是触犯法律的,吴质藏在一个竹簏里,让人抬着,装成是来向曹丕送绢的,进了曹丕所住的宅院。但是这已经被杨修发现,急忙跑过去告诉曹操,但还没来得及追查,曹丕再次与吴质定计,让杨修再次告状,但这回确实装的是绢,曹操让人去排查,当然什么都没有。此后,曹操便开始怀疑曹植和杨修的关系。
但真正决定杨修生死的,还是这件事:
一天,曹操命令曹丕和曹植各自走出邺城门去办事。让他们去就去吧,曹操也真够坏的,暗地里派人分付把守城门的官吏,“我这是在考验他们,决不能放他们出城。”
曹丕先到,刚要出城,把门官吏说:“我们刚刚接受到命令,不允许任何人外出。”曹丕有些疑惑,想出城,却无可奈何,只好退了回来。曹植听说了问杨修,:“这不让出城可咋办呢?”杨修想了想,说:“你也得到命令了呀,他如果不让你出去,你就带着命令将他斩了。”曹植走到城门时,也同样被门吏阻挡。曹植按照杨修所说的,将门吏,杀掉出了城。
经历了这件事后,曹操对曹植非常的欣赏,但当他知道是扬州的主意后,再加上司马门事件,对曹植的好感,一下子跌落到谷底。
为了确立曹丕的太子地位,为了曹丕以后不再受到威胁,为了不让他再给曹植出主意,赐予杨修交构之罪而死。
一位聪明绝顶的天才,就因为参与了夺嫡之争而死,的确非常可惜,他如果不死,很有可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同时,杨修的死也告诉我们,即使是天才绝鼎,我们也要做一个谦虚的人!
网友评论